“今天來的這個人,有點不一樣。”6月20日,江西省靖安縣看守所門前,經驗豐富的門衛李大爺看著一個身影,對身旁的禁毒民警說道。
“哦?怎么個不一樣法?”民警問。
“別人進來,都是愁眉苦臉、萬念俱灰。他呢,反倒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眼里有光。”
民警會心一笑,這束“光”,他們再熟悉不過——那是在絕望中淬煉出的希望之光。這名特殊的收戒人員,正是60歲的病殘吸毒者舒某紅(化名)。他并非被押解而來,而是在民警的陪同下,主動前來“報到”,為自己過去的荒唐歲月畫上句點,也為未來的新生開啟序章。
若非親口講述,很難想象眼前這個面帶釋然的六旬老人,曾是一個在毒海中沉淪了幾十年的“癮君子”。“要不是碰了那東西,我本該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談及過往,舒某紅的聲音里充滿了無盡的悔恨。
毒品,曾是他生命的全部,也毀掉了他的一切。它讓他丟了工作,耗盡了所有積蓄,甚至讓他變賣了家中最后一點值錢的東西來換取一口毒資。親情,在一次次的謊言與失望中被消磨殆盡。家人的規勸變成了嫌棄,最終化為冰冷的隔閡。
他的身體也隨之垮掉,高血壓高危三級、腦梗……多種疾病并發,讓他成了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病殘廢人”。“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個累贅,一個孤家寡人。”舒某紅說,那時他對前來執法的禁毒民警充滿了敵意和抵觸,“我總覺得,我們是貓和老鼠,天生就是對立的。”
人性的堅冰,總有被溫暖融化的一刻。轉折點發生在2024年底,當靖安縣公安局禁毒大隊的民警第三次出現在舒某紅面前時,他依然習慣性地用病弱的身體作為對抗法律的擋箭牌。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
被抓當晚,想到自己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將面臨的刑罰和強制隔離戒毒,舒某紅急火攻心,血壓飆升至200多毫米汞柱,瞬間暈倒在地。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當他倒下時,家人只是冷漠地關上了房門,他甚至隱約聽見兒子那句令人心碎的話:“讓他去,再也不管他了!”
在他生命垂危之際,伸出援手的,正是他眼中所謂的“敵人”。禁毒民警果斷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全程陪同他趕赴醫院搶救。“醫生說,再晚一點,我就沒命了。”躺在病床上,看著民警忙前忙后的身影,舒某紅的內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這股超越“敵對”身份的關懷,如同一股暖流,瞬間擊潰了他內心的壁壘。他第一次主動而徹底地交代了自己容留他人吸毒的犯罪事實。
在后續的治療中,民警的關懷從未缺席。他們不僅為他提供醫療救助,更在他戒斷反應最痛苦的時候,給予他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同時,民警們架起了他與家庭之間溝通的橋梁,耐心向其妻兒講述舒某紅的戒毒決心與積極轉變。
當妻子和兒子終于再次出現在病床前,當兒子哭著說出那句“爸,只要你肯戒,我們永遠等你回家”時,舒某紅的淚水奪眶而出。這失而復得的親情,為他徹底戒斷毒癮注入了最強大的動力。
近半年的治療與康復,讓舒某紅的身體狀況趨于穩定。他做出了一個決定——主動聯系禁毒民警,坦然接受法律的制裁。
于是,便有了開頭看守所前的那一幕。
“警官,謝謝你們的幫助,讓我找回了做人的樣子。我一定會徹底戒斷,重新做人!”走向高墻的路上,舒某紅的腳步堅定而從容。民警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們都看到了你的決心,加油,我們等你出來!
“我可以的!”這既是舒某紅對民警的承諾,更是對自己靈魂深處的吶喊。
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對于迷途的吸毒人員,只要他們愿意回頭,社會、家庭和禁毒工作者都愿意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走出深淵、重獲新生。【來源:宜春禁毒】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提醒您: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