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糕,與溫嶺人一樣,自誕生以來,勤勞就刻在基因里。
相傳很久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為了解決勞作時吃飯難的問題,從自家孩童的游戲中獲得靈感,發明了嵌糕,既節省時間,又填飽了肚子,提升了勞動效率。一傳十,十傳百,嵌糕的做法便流傳至今。
在溫嶺,隨便走進一家嵌糕店,映入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食材,縈繞鼻尖的是年糕的清香。嵌糕的食材多種多樣,有紅燒肉、豆腐干絲、土豆絲、蘿卜絲、包心菜絲、洋蔥、咸菜等,口感豐富的內里和糯嘰嘰的外皮讓人欲罷不能。
取下一塊年糕,用手掌根按壓成餅狀,接著包上顧客選定的食材,再捏上秀氣的麻花結,澆上一勺熱騰騰的靈魂肉湯,一筒白胖的嵌糕就制作完成了。
吃嵌糕,豐儉由人,幾元錢或者十幾元錢,全憑自己定,變的是餡兒,不變的是扎實的嵌糕下肚帶給人的滿足。
嵌糕軟韌的外皮可以包裹一切你愛吃的食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固定搭配,并與老板達成了一種無需多言的默契,一個對視、一句寒暄,老板不曾抬頭,手中動作不停,一筒白胖的嵌糕就遞到手里。
顧不上燙,趕緊來上一口,環顧店內一圈,大腦飛速轉動,計算能否坐下再來一碗豆腐腦。年輕的上班族早已習慣邊走邊吃,有余裕的則會坐下,品味悠閑的清晨。
嵌糕就是這樣一種脫胎于“販夫走卒”的發明創造,渾身上下散發著“人間煙火氣”:扛餓的年糕和多樣的餡料保證了豐富的口感和足夠的營養,簡便的制作工序又使之便于攜帶。嵌糕是溫嶺人講求快節奏、兼容并包和追求精致的飲食文化的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