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高溫,門診里的甲亢患者明顯增多。許多人抱怨:天氣一熱,心煩失眠更厲害了。夏季高溫,人體代謝本就加快,而甲亢患者因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更容易出現心悸、多汗、失眠等癥狀。
其實,菜市場里就藏著一種很容易被忽視的“天然調節劑”——紅薯葉。它鉀含量遠超香蕉,且低碘、高纖維,是調節甲亢的“高手”,但許多人都不會吃。
01紅薯葉:被丟棄的“邊角料”,到底厲害在哪?
·高鉀低碘,夏季電解質平衡的“穩定器”
鉀含量超香蕉:每100克紅薯葉含鉀約508毫克(香蕉僅256毫克),甲亢患者代謝旺盛出汗多易導致低鉀,適量食用可維持電解質平衡,緩解乏力、心悸。
低碘安全:甲亢需嚴格控碘,紅薯葉不含碘,不會刺激甲狀腺激素分泌,適合日常食用。
·清熱潤燥,緩解夏季“上火”癥狀
中醫認為,紅薯葉性平微涼,能生津潤燥、祛火解毒。夏季甲亢患者易出現口干、咽痛、情緒煩躁的情況,紅薯葉富含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適當緩解不適,減少夏季感染風險。
·高纖維+抗氧化
膳食纖維:每100克含2.8克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毒素堆積,改善甲亢患者常見的腹瀉問題。
抗氧化成分:類黃酮、葉綠素等可清除自由基,降低細胞損傷風險,輔助調節代謝。
02甲亢人群吃紅薯葉,記住3個黃金搭配
? 搭配1:紅薯葉+豆腐——低碘高蛋白
做法:紅薯葉焯水后與嫩豆腐清炒,加少許蒜末提香。
功效:豆腐提供優質蛋白,糾正甲亢患者因代謝過快導致的蛋白質流失,適合夏季乏力、體重下降者。
? 搭配2:紅薯葉+瘦肉——補鐵增肌
做法:瘦肉切片腌制后與紅薯葉快炒,加姜絲去腥。
功效:瘦肉補充血紅蛋白所需鐵元素,可緩解甲亢患者因代謝亢進導致的貧血、乏力。
? 搭配2:紅薯葉+雞蛋——緩解代謝疲勞
做法:雞蛋打散加少許鹽調味,與焯水后的紅薯葉同炒,臨出鍋前滴幾滴香油提香。
功效:紅薯葉中的膳食纖維與雞蛋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12協同,既能增強飽腹感,又避免高蛋白飲食加重腸胃負擔,適合夏季食欲差但需補營養的甲亢人群。
03吃紅薯葉避開2個誤區,營養不浪費
誤區1:未處理絨毛直接炒?小心刺激咽喉!
紅薯葉莖稈有細小絨毛,直接烹飪易引發喉嚨不適。
正確做法:
撕去老莖外皮,保留嫩莖;
用鹽水浸泡10分鐘,流動水沖洗3次;
焯水30秒去除草酸,口感更脆嫩。
誤區2:長時間燉煮?營養全流失!
紅薯葉中的維生素C和葉綠素遇高溫易分解。
正確做法:
焯水后旺火快炒,1分鐘內出鍋;
起鍋前加半勺醋,提升脆感并保護維生素;
避免與黃瓜、南瓜等含維生素C分解酶的食物同煮。
04甲亢夏季調理方
紅薯葉清熱茶
材料:鮮紅薯葉100克、夏枯草10克、干蒲公英5克。
做法:
紅薯葉焯水切段,與夏枯草、蒲公英同煮15分鐘;
濾渣取汁,代茶飲用,可加少許蜂蜜調味。
功效: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結;蒲公英解毒消腫;紅薯葉補鉀清熱,適合肝火旺盛型甲亢患者(表現為易怒、眼脹、失眠)。
05甲亢調理需規范
紅薯葉雖好,但單一食材難替代規范治療。夏季甲亢管理需做到:
飲食:低碘、高蛋白、高鉀,避免辛辣、咖啡因;
情緒:保持心態平和,避免焦慮加重癥狀;
監測: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遵醫囑調整藥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