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來,昨天(7月5日),第三屆中小學生中醫藥文化講解展示活動暨中醫藥文化中小學生藝術作品展開幕式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浦江高級中學舉辦,童聲講岐黃,妙筆繪本草。
活動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和上海市藥學會科技傳播專委會聯合主辦。該系列活動已成為中小學生探索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平臺,也是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為青少年打造的暑期中醫藥文化教育特色項目。
開幕式上,中醫藥學界專家、行業代表受邀擔任評委。本次講解展示活動分為中學組、小學組兩個組別,40名選手來自全市20余所中小學,同學們通過多媒體展示與講解相結合的形式,使紫蘇、薄荷等常見藥材的臨床應用價值,以及水蛭、蜈蚣等動物藥材的獨特功效得到充分呈現。
“從準備材料到上臺展示,是一場奇妙的中醫藥文化之旅,讓我明白那些藏在《本草綱目》里的草木金石,不僅是治病良方,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密碼。”一名參賽同學這樣說。
與會嘉賓共同啟動了中醫藥文化中小學生藝術作品展。該展覽設于上海中醫藥博物館三樓展廳,展期將持續至8月28日。展品出自全市32所中小學學生之手,絕大多數作品將輪流展示。
本次活動作為“培養中醫藥未來科學家”館校合作育人平臺的重要項目,同時被納入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建設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025年上海社會大美育課堂、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規劃。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李贛介紹,近年來,該館積極探索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模式,通過將中醫藥專業知識傳授與美育教育、思政教育結合,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提供創新實踐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