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健康科普
肚子疼,該咋辦?
肚子疼是再常見不過的癥狀了——吃壞肚子、受涼、女性生理期……都可能讓它“鬧脾氣”。但同樣是肚子疼,因病因的不同,可能存在從“吃片藥就能好”到“必須馬上做手術”的天壤之別。
今天,合衛小編
請到了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朱麗丹,教大家一套“自測肚子疼”的實用方法,可以快速定位風險,一起學起來吧!
一、根據疼痛部位判斷
肚子里藏著肝、膽、胰、脾、胃、腸、腎、膀胱等十多個器官,不同位置的疼痛,對應的“嫌疑器官”也不同。我們可以把肚子簡單分成以下幾個區域,先初步鎖定“問題范圍”:
1.左中下腹疼痛考慮可能是泌尿系結石、結腸炎、結腸占位、腸痙攣,女性的左下腹疼痛還可能是附件炎癥、宮外孕、黃體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
2.左上腹疼痛可能是胃部疾病、胰腺炎,甚至脾破裂。
3.中上腹疼痛可能是胃炎、胃潰瘍、胃痙攣、胰腺炎、膽囊結石、膽囊炎,少見的心絞痛、心肌梗死也會有中上腹疼痛。
4.右上腹疼痛可能是膽囊結石、膽囊炎、膽道疾病、十二指腸疾病、肝部疾病、肝破裂,少見的有肺炎、胸膜炎、胸腰椎骨折。
5.右中下腹疼痛可能是泌尿系結石、結腸炎、結腸占位、腸痙攣。
6.右下腹疼痛可能是急性闌尾炎,兒童可能是腸系膜淋巴結炎。女性的右下腹疼痛還需要考慮炎癥、宮外孕、黃體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等。
7.下腹正中疼痛可能是尿路感染、結直腸占位,女性還考慮盆腔炎、痛經,男性可能是前列腺炎。
8.臍周疼痛考慮腸梗阻、腸炎、腸痙攣、急性闌尾炎早期。
二、根據誘因和病史判斷
專家提醒,很多肚子疼有明確的“導火索”,結合病史能更快鎖定原因:
1.“吃出來”的疼
吃油膩食物后右上腹絞痛→ 膽結石;
暴飲暴食/飲酒后上腹痛→ 胰腺炎;
吃生冷/不潔食物后腹痛腹瀉→ 急性胃腸炎。
2.長期問題
長期不吃早餐+周期性上腹痛(空腹加重,吃飽緩解)→ 十二指腸潰瘍;
餐后1小時內上腹痛(飯后加重)→ 胃潰瘍;
老年人長期便秘+左下腹脹痛→ 糞塊嵌頓(糞便堵在腸管里)。
3.外傷或手術史
腹部撞擊后持續腹痛→ 可能是肝脾破裂(延遲性出血);
腹部手術后1-2天腹痛+腹脹→ 警惕粘連性腸梗阻(手術粘連導致)。
三、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記住這些“危險信號”,出現這些情況要立即就醫↓↓↓
1.疼痛劇烈且持續不緩解,比如疼得睡不著、直不起腰;
2.腹痛伴高熱,體溫>38.5℃不退;
3.腹痛伴嘔血、黑便、血便,提示消化道出血;
4.腹痛伴意識模糊、頭暈、出冷汗、血壓下降,可能是休克,如肝脾破裂大出血;
5.腹部變硬像木板,板狀腹,提示嚴重腹膜炎;
6.孕婦腹痛,無論孕周,可能是先兆流產或胎盤早剝;
7.兒童或老年人腹痛,這兩類人病情變化快,易延誤。
特別提醒:這些“土辦法”不能信↓↓↓
1.亂吃止痛藥:布洛芬等止痛藥會掩蓋病情,比如闌尾炎早期吃止痛藥,可能耽誤手術時機;
2.盲目熱敷:如果是炎癥(闌尾炎、胰腺炎)或出血(腸套疊),熱敷會讓炎癥擴散、出血加重;
3.強行“揉肚子”:如果是腸梗阻、胃穿孔,揉按可能讓腸道更脹、穿孔更大。
據了解,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常規開展腹腔鏡下胃腸道腫瘤手術、單孔腹腔鏡下疝修補手術、單孔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等,在體腔熱灌注化療、復雜腸瘺的外科手術治療、腸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胃腸道腫瘤MDT綜合治療等方面經驗豐富,可為廣大市民提供專業診療服務。
專家介紹
朱麗丹,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普外科臨床工作,具有豐富的普外專業理論知識及臨床經驗,專長于普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擅長各種腹腔鏡手術,包括微創治療各種膽道疾病、腹股溝疝、甲狀腺疾病、闌尾炎、胃癌、結直腸癌等。
聯系電話:0551-62189118、0551-621891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