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都市人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據統計,中國抑郁癥患者數量已超過9500萬,焦慮障礙患者更是高達5000萬以上。
與此同時,物質生活的豐富推動消費觀念從“擁有更多”向“感受更好”轉變。
這種轉變催生了一個龐大的情緒消費市場,預計到2025年,全球情緒經濟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
在中國,這一趨勢更為迅猛。
情緒經濟并非單一產業,而是一個覆蓋多領域的生態系統。
從最簡單的解壓玩具到高科技的虛擬陪伴,這個市場正在裂變出豐富形態。
指尖陀螺、史萊姆、捏捏樂這些看似簡單的小玩具在2023年創造了120億元的中國市場規模,年增長率超過30%。
抖音上“解壓玩具”熱點話題播放量高達438億次。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類產品的消費者不再局限于兒童和青少年,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也成了忠實用戶。
數字療愈領域,冥想類應用如潮汐、小睡眠等通過專業音頻引導和舒緩場景,幫助用戶改善睡眠、緩解焦慮。
這些應用通常采用訂閱制模式,用戶黏性極高。
某頭部冥想App的年度付費用戶已突破500萬,單月營收超過千萬元。
一些結合AI技術的情緒管理工具能通過語音識別和情感分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情緒調節建議。
在這場情緒消費革命中,年輕人無疑是主力軍。
數據顯示,88.2%的年輕人覺得自己處于有壓力狀態,而他們緩解壓力的方式就是消費。
近9成消費者認為消費有助于緩解壓力,超6成消費者覺得消費是取悅自己的方式。
20-29歲的消費者占比56%,30-39歲占比69%,共同構成了情緒消費的主力。
他們偏好“小額高頻”消費模式,如幾十元的盲盒、百元內的文創周邊,符合“用低成本兌換治愈感”的心理機制。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當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像歸屬、尊重、審美等。
年輕人更愿為能愉悅身心的體驗和可見的幸福感花錢,將近三成的消費支出用于興趣消費。
解壓玩具、減壓小魔方等“解壓神器”能讓人分泌多巴胺,快速緩解壓力。
毛絨玩偶、療愈香氛、手工DIY等商品成了年輕人的心理慰藉。
2024年線上平臺毛絨玩具總銷售額達39.6億元,同比增長20.9%。
獵奇產品同樣是年輕人的寵兒,獨特口味的食品、創意玩具等不僅滿足好奇心,還成為社交分享的重要內容。
面對情緒消費的崛起,商家們也在調整策略。
產品設計越來越情緒化,通過高飽和度色彩、玩具化造型強化視覺沖擊。
比如將手機殼設計成糖果色,定價200-800元區間以平衡“輕奢感”與可接受度。
空間場景成為情緒消費的重要載體。
線下門店轉型為“情緒容器”,如克萊因藍主題店通過弱化商業感、強化生活化陳列,使顧客停留時間延長40%。
品牌通過快閃店、主題展覽構建情感敘事,將商品銷售轉化為情感儀式。
技術賦能也在重塑情緒消費體驗。
黃山風景區引入智能療愈系統,游客通過智能手環實時監測身體狀態,并根據設備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愈活動。
當游客登山感到疲勞時,系統會提醒前往休息區并推薦按摩服務。
海南的熱帶雨林則結合當地資源開發森林療愈項目,游客通過呼吸新鮮空氣、接觸自然植物緩解壓力。
情緒經濟的崛起催生了一批前所未聞的新職業。
情緒療愈師、減壓顧問、正念教練等崗位正在成為就業市場的新寵。
這些職業通常需要心理學專業背景,同時具備良好的共情能力和溝通技巧。
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情緒療愈相關崗位的招聘數量同比增長了220%,平均薪資水平較傳統心理咨詢崗位高出30%以上。
與此同時,一些高校開始開設“情緒管理”相關專業,為這一新興產業培養專業人才。
“谷子經濟”作為情緒消費的分支開辟了千億賽道。
所謂“谷子”,是英文“Goods”的音譯,泛指與泛二次元相關的動漫、游戲等IP版權作品的衍生產品,如徽章、立牌、鑰匙扣等。
2024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較2023年增長超40.63%。
在成都的天府紅商場,穿著二次元服裝的年輕人成群結隊穿梭于各“谷子店”。
一家名為次元GO的店鋪在元旦當天日營業額突破10萬元,寒暑假高峰期月銷售額超過100萬元。
“谷子不只是一件商品,而是我們和動漫角色之間的情感紐帶,讓我感覺這個人物從虛擬世界來到現實世界陪伴我。”
一位每年在谷子上消費5000元以上的年輕人這樣描述。
情緒經濟的本質是消費模式從“擁有更多”向“感受更好”的轉變。
當物質需求基本滿足后,人們開始為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的情緒體驗付費。
從冥想App的音頻訂閱到虛擬戀人的深夜對話,從解壓玩具的指尖快感到谷子周邊的精神寄托,這些消費背后都是同一個訴求:
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數字時代,為孤獨的靈魂尋找37℃的溫暖。
參考資料
1. 搜狐:《情緒經濟,下一個千億級別的頂級賽道》
2. 新浪財經:《情緒消費市場規模2025年將破2萬億,年輕群體成驅動增長新勢力》
3. 搜狐:《2025年輕人情緒消費趨勢報告》
4. 搜狐:《情緒經濟,下一個千億級別的頂級賽道》(馬良)
5. 贏商網:《新質生產力,正在撕裂“心智生活力”》
6. 搜狐:《2025年上半年興趣消費報告-什么值得》
7. 湖北電商發展網:《萬億藍海終極戰局:云暢無限掌控情感科技命脈?》
8. 中國景觀網:《具身智能與療愈經濟:文旅2025新趨勢的深度探索》
9. 36氪:《馬蜂窩夏季旅行蜂向標:“情緒經濟”主導出游市場,泡泡瑪特城市樂園熱度上漲114%》
10. 騰訊新聞:《“暢想暖冬:2025消費新觀察”丨主打情緒和陪伴,“谷子經濟”開辟千億賽道》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