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廉江簕塘村 解碼傳統打鐵技藝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手工技藝正逐漸隱入歷史記憶。為挖掘鄉土文化寶藏,助力非遺技藝傳承,2025年7月4日,“茶粽鐵韻”三下鄉隊伍在走進湛江廉江石嶺鎮簕塘村,開啟傳統打鐵技藝的探索之旅。
上午10時,隊員們滿懷期待,從石嶺中學乘坐專車出發,沿著蜿蜒的鄉間公路行駛6公里后,順利抵達簕塘村。在簕塘村村委會,村干部熱情地接待了突擊隊的隊友們。通過他們生動的講解,隊員們了解到簕塘打鐵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這項技藝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與智慧,所打造的鐵器憑借精湛工藝和優良品質聞名周邊,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簕塘打鐵技藝逐漸隱沒。
隨后,隊員們來到村里第一戶人家。干部手持這一戶文化傳承人鍛造的刀具,興致勃勃地向隊員們展示:“雖然簕塘的刀具不如別的品牌出名,但做工和切割功能都不比它們差。”聽著講解,撫摸著刀身細膩的紋路,隊員們對簕塘打鐵的精湛工藝有了初步認識。
圖為簕塘村村干部為隊員介紹簕塘刀具
為親眼見證打鐵過程,隊員們穿梭在村巷中尋找鐵匠鋪。可惜臨近飯點,前幾戶鐵匠已收工休息。正當大家略有失望時,在第四戶人家的院子里,隊員們終于找到了有開放打鐵的人家,鐵匠師傅將燒得通紅的鐵塊夾出,掄起鐵錘有力地敲打。“當啷、當啷”的敲擊聲中,火星四濺,鐵塊在反復捶打下漸漸塑形。隊員們圍在鐵砧旁,一邊用相機記錄,一邊向師傅請教技巧,沉浸式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圖為簕塘村村民打鐵過程
簕塘打鐵技藝作為廉江地區傳統手工技藝的代表,承載著嶺南地區農耕文明的記憶。過去,簕塘鐵匠憑借精湛手藝,為周邊村落提供生產生活所需的鐵器工具。然而,隨著現代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手工打鐵成本高、效率低,年輕一代多選擇外出務工,這項技藝面臨傳承斷層的困境。
此次簕塘村之行,茶粽鐵韻突擊隊的隊員們用見證了古老技藝的生命力,并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宣傳簕塘打鐵,讓更多人關注這項珍貴的傳統技藝,用青春力量為非遺傳承注入新活力。
文/陳莉彤 攝/陳莉彤
通訊員/黃宇穎
指導/楊肖慧 薛茗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