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一個之前說過很多次的問題那就是明末清初史料檔案之中的“棉甲”和“鐵甲”一般來說不是大家想的那種棉甲和鐵甲。鐵甲實際上指的是咱們刻板印象之中的布面鐵甲,而棉甲并不是指布面鐵甲,而是指沒有金屬甲片的純棉花甲,就是用多層棉花壓制而成的身甲護具,然后再輔之以藍色或者紅色的布面,裁剪出身甲、臂手、甲裙等部件。
山東省博物館館藏明代鐵頭盔。
那明末清初戰場上的棉甲和鐵甲能否抵擋當時兩方軍隊中所用的火銃彈丸呢?可能擋住了但是沒完全擋住,因為人家一手史料中就是這么寫的,比如清檔中的一則交戰記錄,一名綠旗漢軍游擊將軍被反清勢力用銃打傷,,還有一名綠旗兵被打傷“據南靖縣知縣崔元璽報稱,本月初三日午時,中路右營劉游擊在永豐壁潭剿賊,被銃打傷,又帶傷戰兵一名,戰馬一匹”。
身穿全套鐵甲的明軍。
還有明軍反攻四川之戰“十四日,又據雅州甲喇章京崔可顯、黃世仁塘報,滇賊數萬之眾,由建昌路入犯等情。本藩、本固山以滇賊三路入犯,每路報賊兵數萬,故爾暫撤,以保萬全。此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李國翰)面語之情形也。有總兵馬化豹身帶槍傷,并參議趙顯宗自敘府攜印前來,臣面詢之,言:賊數萬水陸齊至敘府,八月初九日午時攻城,日沒城陷。此二鎮道二臣口述之情也”敘府守軍3000余人在一天之內全軍覆沒,身為敘府總兵的馬化豹身中一槍,逃得性命。
明軍步兵。
以上這兩個例子,一個是總兵,另外一個是游擊,這種級別的將領親自領兵出戰不可能不穿質量好的鐵甲。
然后咱們再看三藩之役的清軍記錄
“又于二十九日據職標儲將守備進忠等報稱,卑職奉憲發令箭協領官兵,至二十七日已時蒙碩、穆兩副都統調度滿漢官兵齊進,署守備李剛當先帶領馬兵直抵赤頭關,離建德縣城五里,賊兵云集關口,舞牌驚馬,炮打我兵,守備李剛恐失機會,棄馬步戰,連射數箭,持刀闖關先進,被傷三槍,仍更奮勇殺賊”這個猛啊,連吃三銃還在繼續作戰。
山東省博物館館藏明代銅火銃。
“隨查本職下被傷兵丁劉大左腿著箭,馬德順右臂槍傷,張天錫右手槍傷,朱弘毅長槍傷右腿,谷城縣內丁衙柱左手中箭傷,除將得獲器械存營備用,所有偽札、票、號片呈繳本部院查驗為照”這條記載里面有兩個人受了槍傷,被打中手那個先不說,咱就看那個被打腫胳膊的,可以看看現在流傳下來的清朝初年有關綠旗漢軍的畫作,可以發現綠旗漢軍的甲是有披膊的,披膊里面也是有鐵甲片的,所以這里鳥銃確實對布面甲造成了一定損傷。
清軍鳥銃手。
“卑職李敬被鳥槍打傷頰腮,張文錦被石打傷左膊,左營兵丁梁玉、王得成、高明、右營兵丁顧有貴、馬可勝、池營兵丁陳彪、陳龍、項成龍、艾得勝、張大勝、徐玉十一名俱被槍傷,又池州營陣亡兵丁二名蘇友、汪德。卑職等仍于香口駐扎,所有陣擒活賊、奪獲驢頭理合解報,等情到職,據此”這里面明確記載有十一人受了槍傷,但是這十一個人都活下來了,沒有被打死。
明軍騎兵。
一般來說,清朝初年的綠旗漢軍是棉鐵盔甲皆有,但負責沖陣的陸軍,尤其是騎兵,鐵制布面甲是非常多的。所以以上的記錄確實可以說明一點,那就是布面鐵甲對鳥銃子彈確實有一定的防御力,但也只是有而已,因為上述的所有的清軍官兵都被明軍或者三藩漢軍的鳥銃擊傷了。
長槍手,長槍是相當廉價的武器。
至于棉甲就更簡單了,棉甲對火器的防御力比布面鐵甲還要差一個級別。
咱就直接列一下布裹頭或者頭戴皮盔,身披棉甲或者棉被的明軍攻打巫山縣城所付出的慘重傷亡:
“二十五日三更時分,四面蜂擁來攻。職率各將督令官兵,各用槍炮火箭噴筒擊死劉逆下偽副游王志道等五名、賊兵一百三十六名,帶傷甚多。二十六日,賊眾不能近城,遂安設土囤,逼近城濠攻打。我官兵槍炮連擊,打死八十四名,當夜蒙本部院發領兵總兵白玉、副將袁應祥、董安等,帶領健兵從北門而出,撲沖賊營,殺死逆賊四十二名。二十七日,賊見其兵屢被擊打死傷,擁眾齊攻,日夜不止。我官兵愈加嚴密,槍炮擊死逆賊五十七名。二十八日,乘大雨來攻,職督用火炮鳥槍擊退,打死逆賊七十六名。二十九日,逆賊各處安設土囤、挨牌,遮擋前來填濠。我官兵槍炮連擊,打死劉逆下前營偽吳總兵一名,賊兵七十八名”。
海洋博物館館藏鐵質三眼銃。
八月二十五日明軍攻擊縣城被打死中級軍官五人,士兵一百三十六人;二十六日,被火器打死八十四人,被偷襲殺死四十二人;二十七日戰死五十七名;二十八日戰死七十六名;二十九日戰死七十八名。這可真是慘到極致了。
清軍綠營兵。
當然了必須說明,在這里被擊殺的明軍有很多其實都死于炮擊,火炮射出的各種實心彈丸在沖鋒的人海中造成了巨大的殺傷,但是各種輕火器也確實殺傷了大量的明軍步兵,所以這件棉甲穿了也等于沒穿,對火槍子彈基本上沒啥防御力。
搬運火炮的綠旗漢軍。
所以總體上來說,布面鐵甲對于火器的防御力肯定是要更好一些的。但是也有一些被打中之后直接死了的清軍軍官士兵“初八日戌刻,準朱游擊塘報,據把總紀倫、張良臣回報稱,水口、下牛頭溪賊眾渡河,有紀把總堵截,又有張把總追至河邊,兩下夾攻,殺賊二百余,跳河死者不計,遂獲難婦十四口、大旗四面、弓七張、刀十五把、銃一把、長槍百余、竹槍無數、又披甲十張、偽印一顆。止兵丁劉國一名被賊鳥槍打死陣亡,徐節福被傷”這伙被打爆的反清勢力活動于福州周圍,并非明鄭政權的正規軍,應該是在崇禎年間就已經相當活躍的地方不穩定因素,而就是這樣的武裝也依舊擁有鳥銃,并且用鳥銃擊殺了穿甲的綠旗漢兵,可見這種在正德嘉靖年間以不同渠道傳入明朝的火器在100多年之后有多么受歡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