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的濃煙中,徐匯區華涇鎮明豐居委干部李胤清抱著滅火器往返于47號樓各樓層,樓組長與志愿者組成滅火梯隊,10個滅火器的接力撲救讓電表箱火情化險為夷;盛華景苑的微網格長交接臺上,一本記錄著飛線充電整改細節的日志本,讓新人居委干部吳彥豪順利解答居民疑問……這些鐫刻在《社工開門七件事履職日志》上的鮮活場景,成為華涇鎮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動注腳。
《社工開門七件事履職日志》
“要不是小李天天巡查,這火后果不堪設想!”回憶起那場突發火情,47號樓居民仍心有余悸。當日李胤清按日志“區塊兜一兜”要求巡邏時,遠遠發現樓道冒煙,立即沖入火場。在濃煙中往返取用滅火器的他,不僅帶動樓組長與志愿者組成滅火梯隊,更在日志中詳細記錄下起火原因、處置流程與后續隱患排查方案。這種“巡查—處置—記錄”的閉環模式,讓社區安全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范。
明豐居委干部開展塊區巡查
馬阿姨的遭遇則展現了日志中“老人問一問”的制度溫度。當煤氣公司工作人員因舊表裂縫要求其繳納高額罰款時,宋佳依據日志走訪計劃抵達現場,通過查閱日志中“矛盾調解”流程指引,協調技術部門重新檢測,最終以科學數據推翻誤判。問題解決后,馬阿姨特意來到居委會表示感謝:“多虧居委會干部來幫忙,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居委會真的是老年人的貼心人。”
華建居委干部幫助老人維護權益
在盛華景苑,三個微網格長進行了調整變動,在沒有履職日志之前,大家交接工作十分麻煩,很怕會遺漏點什么。但有了這本履職日志,網格內的重點關注人群、飛線充電和樓道堆物等安全隱患,以及近期入戶走訪的家庭和實有人口核實工作,都被網格長們一一記錄。日志的詳實記錄為工作交接提供了無縫銜接的“明白賬”,使新人吳彥豪也能快速掌握網格動態與歷史脈絡。翻開日志,他就能看到上面記錄著已聯系物業上門查看,并與飛線充電的居民溝通,達成一致同意整改的意見,立即給了居民一個滿意的回復。
在“抓基層作風,強履職能力”專項工作中,華涇鎮將社工核心職責凝練為“塊區兜一兜、老人問一問、樓道看一看、人口核一核、群租防一防、消防查一查、工單理一理”七項標準化動作。
如今,《社工開門七件事履職日志》已成為華涇鎮居委干部的“工作指南針”。它通過結構化的工作清單,讓社工履職從“憑記憶”轉向“靠機制”,開門七件事讓日常工作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社區溫度和屏障,通過清晰的工作留痕,讓社工們形成了“事事有記錄、件件有回音”的工作閉環,促進社區服務模式更加優化。
記者:曹香玉
編輯:陳海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