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網城ID:yjwccom
專注于燕郊本地生活資訊,為燕郊百姓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務;業務合作咨詢:13393160066 圖文廣告制作:13333160965
竹露滴清響
荷風送香氣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炎炎盛夏正式拉開帷幕。
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空氣漸漸變得悶熱潮濕,“燒烤+桑拿”模式即將開啟。
壹·小暑
物候現象
小暑三候:
溫風至:小暑之日“溫風至”,這“溫風”是熱風,但東漢王粲的《大暑賦》中有“熹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天地間一個大蒸籠中,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溫水之中,此時溫風徐來亦如酒,也可興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蟋蟀居宇: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還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飛。它農歷七月后才出穴,活躍草叢間求偶,到八月天涼,會聚到院中,令小院鳴聲鼎沸,天越涼離人越近。待農歷九月不入戶就要凍死,十月就在床下鳴了。它名“促織”,為督促女子紡織,“促織鳴,懶婦驚”,是為警示。
鷹始鷙:再五日“鷹始鷙”,這時鷹已先感知到肅殺之氣將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了。
《小暑節氣》
竹露滴清響
荷風送香氣
貳·小暑
傳統習俗
民間小暑有“食新”“吃餃子”“吃炒面”等習俗。此外,在農歷的六月初六這天,民間有曬書畫、衣物的習俗。據說此日晾曬后,可以避免被蟲蛀,所以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
《頭伏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食新”習俗》
據說“食新”乃“食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故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曬伏》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小暑前后,日照時間最長,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祛濕,防霉防蛀。
叁·小暑
養生攻略
1
避暑避濕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雷雨頻繁。要避開太陽直射,避免高溫活動,可以適當開空調,26~27℃為宜;也可以增加沐浴的次數,參加游泳等,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暑濕暑熱。
2
注意休息,適當午睡
夏季心火旺,加上天熱出汗多,使心臟負擔加重,一定要給心臟休息的時間,也要提醒自己平心靜氣。適當午睡是對精力和體力的補充,此外,建議不要太早晨練,最好23點前入睡。
3
運動宜緩
小暑天氣炎熱,運動宜緩不宜劇烈,避免運動量過大、時間過長,更不能揮汗如雨。建議選擇舒緩的運動或練習一些中醫傳統保健功法,如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練八段錦等。
4
清淡飲食,忌貪涼
小暑時節高溫多雨,空氣潮濕,細菌滋生,消化道疾病頻發,要注意飲食衛生,涼菜一定要新鮮潔凈,不要吃過久、過夜的剩飯剩菜。脾胃喜溫,過多的寒涼會傷到脾胃,切記少吃冷飲。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七八分飽為宜。
小暑時節
記得“吃三樣”“喝三樣”
小暑標志著開始進入伏天
伏日里人們食欲缺乏
往往比常日消瘦
謂之“苦夏”
此時飲食上具體怎么吃更好?
吃三樣
專家介紹,小暑有“三寶”,黃鱔、蓮藕、綠豆芽,吃這“三寶”能起到解暑降溫、清熱解毒的作用。
但需注意的是,大病初愈、腹脹等人群不宜過早食用蓮藕,感冒未痊愈、陰虛內熱的人群不宜食用黃鱔。
喝三樣
專家推薦3種清暑佳品:荷葉粥、綠豆湯、西瓜翠衣露。西瓜翠衣就是平時吃西瓜時不吃的綠色外皮,將它曬干后用開水煮一下即可飲用,具有清暑解熱,止煩渴、水腫、口舌生瘡、中暑等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貧血、低血糖者及孕婦、哺乳期女性不可食用荷葉,脾胃虛弱的人群要少吃綠豆。
如何避熱邪、濕邪?
01
濕邪
針對濕邪的特點,可選擇健脾燥濕或健脾化濕的食物,如蓮子、山藥、薏仁、陳皮。另外,針對濕邪困表,可選擇蘇葉、藿香、砂仁等食物,可以燥濕解表,同時還可以芳香醒脾、開胃,緩解在夏天飲食脾胃不好、食物消化不好的問題。
02
熱邪
對于暑熱之邪,可適當增加一些性味偏寒涼的食物,如綠豆、絲瓜、黃瓜、冬瓜等食物,但脾胃虛弱的人群要少吃。
黃瓜能生津止渴,清熱利水,生吃具有控血脂、美白肌膚的功效,但脾胃寒的人最好熟吃。
冬瓜有抗衰老、減肥降脂、延年益壽的功效,它還是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對高血壓、腎病患者大有裨益。
絲瓜味甘性涼,能清熱利濕、涼血、化痰、止血,有助于順氣健脾、化痰止咳,但胃腸寒的人應少吃。
苦瓜清熱瀉火、利尿活血,還能增進食欲、健脾開胃。但其性寒涼,孕婦和脾胃虛寒的人少吃,禁生食。
03
飲食禁忌
高溫天,一些人喜歡吃過度寒涼的食物降體溫。但是在中醫養生的觀點里,夏季高溫時節,陽氣更多浮于表,而內里的陽氣往往偏于虛,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春夏養陽,不能過度貪食寒涼的食物,以免造成寒濕困脾現象。
小暑過
一日熱三分
你準備好了嗎?
內容來自北京發布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