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最揚眉吐氣時,就是進漢中王;為何轉眼就發生孫權背后捅刀、國運急轉直下?白帝城托孤,蜀漢難以繼續窮兵黷武,諸葛亮為何以生死之地連年北伐?
三國通俗小說、專業作品、影視劇多如牛毛,對這段歷史也多從軍事斗法、權謀層面解讀。
而有一部如同“隱世高手”的作品,一位三國鐵粉說:研習三國史多年,讀過的三國史書有數十部之多,然而此刻才算看到第一部具有深刻獨到見解的蜀漢歷史……
它就是《大漢帝國在巴蜀》,書名不上臺面,實則內力深厚:把歷來權謀、軍事分析提升一個層次,以政治視角重新審視蜀漢興衰——政治常常隱于幕后,推動歷史進程——而這正是諸多三國作品缺失的。
作者饒勝文,不講空話、套話的資深軍事地理學者,分析問題能從政治合法性、戰略、戰術等不同層面啟人心智;分析蜀漢重要決策,能運用軍事地理專業素養;分析政治問題,能看到很多別人所不注意的問題:
·世人多推崇《隆中對》,為何饒勝文卻認為《隆中對》缺乏政治靈魂?為何劉備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以致蜀漢第一個被滅國?
▲《大漢帝國在巴蜀》插圖:隆中對戰略規劃示意圖
·劉備集團的幾件大事:入主益州、進漢中王、自立稱帝……為何均是對劉備集團政治路線的背離:盡管擴大軍事實力,卻失去政治資本,最終自吞苦果?
·為何白帝城托孤,劉備交代身后政治路線,會是蜀漢政治轉折點?為何賦予蜀漢政治合法性的,不是劉備登基時的一紙詔書,而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北伐?
可以說,對蜀漢興亡產生決定影響的,不是軍事因素,而是政治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