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充電寶3C認證的事情沖上了熱搜,但是到了今天之后,這股子勁早就過了。那我也想借此來聊聊這件事。
啊win8你怎么現在才開始聊這件事情,熱度早就過了會不會蹭熱點啊?首先:
其次,我一直以來都不擅長蹭熱度,一方面熱度這種東西,我是越做越會感覺懷疑自己的正確性,生怕站錯隊。如果等事情徹底發酵了,再去進一步分析,那么這個視角肯定就廣闊許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行業都是我擅長的。哪怕是自己擅長的行業,我也要多查點資料反復核對,確保至少在觀點沒有邏輯錯誤,或者哪怕有錯誤,至少可以自洽。充電寶這件事情恰好是如此。所以這次我想站在并非內行但是稍有關系的圈外人角度來分析這次充電寶事件對大家選購充電寶的影響。當然有些知識內容可能會出錯,還請各位多多指正。
矛盾的起因與爆發
這次的充電寶事件漩渦中心就是一個牌子 ——羅馬仕。 2025年6月,多所北京高校學生發帖稱保衛處下發通知:接上級主管部門提醒,近期發現20000毫安的羅馬仕牌充電器在充電時,相較其他品牌型號充電器,更容易發生爆炸現象。請各位師生員工及時排查本人充電寶是否是該品牌型號,如持有使用,建議立即舍棄,以防發生危險。*(摘自百度)
通知發布并傳到網上后,大量有關于羅馬仕充電寶鼓包,爆炸的事件接二連三的被挖掘出來。一時之間,關于充電寶安全的問題徹底沖上了熱搜。如果事情僅僅只是這個起因,最多只是羅馬仕品牌的公關危機。而徹底的爆發還是來自民航局的一則通知。
2025年6月26日,中國民航局發布緊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該通知發布后,有網友發帖稱,已經有機場開始對充電寶進行嚴格檢查,沒有3C標識的充電寶會被機場直接扣留,無法通過安檢帶上飛機。*(摘自百度)
至此,充電寶與3C認證相關的內容徹底“破圈”,成為了大家討論激烈的話題。
誰利益受損了?
首先我們作為PC DIY領域相關的公眾號,充電寶這種能夠與電腦牽扯上關系的產品其實也不少推薦。以我們公眾號的發表記錄為例,在我們發布的所有文章中,有22篇涉及到“羅馬仕”這個關鍵詞,占總發布文章數量的比例已經達到了恐怖的0.7%。
當然其實里面大量都是數據線相關的推薦。但這也促使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科普一下本次事件里的關鍵詞以及應對政策 。
從機場的角度
一直以來,民航的發展素有踩著前人的血淚前進的說話。這話看似無理,但卻是血淋淋的現實。從空中炸彈設立安檢,到911事件封閉駕駛室艙門。許多 規章制度的 設立 都是以幾百個人的生命代價促成的。而本次的充電寶時間也是如此。
2025年3月20日,一架空客A320飛機在中國航線上發生嚴重事故。在飛行途中,飛機的頭頂客艙內發生電池充電器起火事件,隨后飛機進行了緊急降落。根據中國有關部門的通知所獲得的初步數據,系乘客隨身攜帶的行李箱中的羅馬仕充電寶在頭頂客艙區域突然起火。
飛機作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公共交通工具,雖然死亡率低,但是如果出事,就是大家相聚奈何橋。因此這才是促使中國民航局立下這個規定的原因。而民航局又不具備檢測充電寶的能力,只能依賴國家相關的政策制度來辨別產品。恰巧,3C認證就是近幾年來充電寶的強制認證標準。所以機場便以3C作為識別前提。這也是為什么有了機場認3C的新聞。
從消費者的角度
群眾是最難以琢磨的一個群體。那我相信看我們公眾號的每一個粉絲都是理性的人,不會說出這種言論。
那我想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屬于哪一類人基本不言而喻了。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我恰好是一個花大價錢買了一個大品牌充電寶,但是恰好沒有3C認證的人,又或者說前幾年很流行的自制充電寶,然后因此被攔下不能上飛機甚至要放棄充電寶,那我豈不是很冤?
畢竟一個好的充電寶,我好歹也是花大價錢買來的,質量大抵也是很有保障。換做我,也不想隨便扔了。
從充電寶的角度
啊,為什么還要從充電寶的角度來聊?那充電寶本人當然也需要采訪一下對吧。嚴格來說,在過去5V/2.1A的時代里,充電寶的安全問題一直都是得不到重視,因為這種功率需求基本都是使用不當造成事故。
而隨著手機逐漸進入智能化時代,一周一充進入每天一充,移動電源,也就是充電寶漸漸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而功率的提升則要歸功于快充協議的誕生,2010年左右的USB-PD協議,高通的QC快充協議。手機的充電功率正式從5V/1A跳出到10W,18W,甚至更高的瓦數。
在如今隨便一部手機都能有120W的時代里,充電寶的釋放功率自然也得跟上。但是受制于材料科技的進步,作為充電寶能量存儲的載體卻一直沒有特別大進步。
絕大部分充電寶都在采用鋰電池。而使用的鋰電池可以細分為液態鋰離子電池(如18650)和聚合物電池(軟包電池),因為18650等電池固定的造型設計,因此軟包電池這種隨意塑造造型的電池做成的充電寶就更受消費者喜愛。但無論軟包還是液態鋰電池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就是過充過放,尤其是大功率下電池的不安全使用會導致其有不同的反應表現。
對于液態鋰電池,由于泄壓閥的存在,過放的影響大部分是漏液,而軟包鋰電池則因為其軟包設定,過度的結果往往是鼓包。如果各位自己給電腦換過電池,我想對于電池鼓包的問題再熟悉不過了。
因此做好鋰電池的保護,是各大充電寶廠商應當考慮的要點。但偏偏是由于充電寶中電池的成本一直比較穩定,充電寶電路保護和協議支持的電路板占了最大的成本,當一個充電寶特別便宜的時候,很大概率就是他在保護和協議上做了很多取舍。而羅馬仕成了這次事故爆發的中心點。
3C認證是責任轉移
那么看完各個物品的角度分析,我們就要來知道為什么要3C認證了。
首先3C認證是國家指定的強制性標準。如果你沒有這個標準,那么產品就不得銷售。而獲得3C認證的產品,其消費品的事故責任就不再是使用者,而是制造商或生產廠。
我們只需設想兩個事件即可:
假如我個人制作了一個充電寶,因為是個人制作,沒有3C認證非常合情合理。那么我制作的產品沒有銷售,自然也不需要3C認證。結果在飛機準備起飛時著火了。
和假如我購買了一個合規且有3C認證的充電寶,全程正常使用。結果在飛機上準備起飛的時候,莫名其妙發生了火災事故。事故查明發現是該充電寶的某個部件因為紕漏,沒有有效保護且阻燃材料不達標。
那么兩起事故的責任會如何判?當然我也知道,真實的案件只會復雜更多,且很多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悲觀的覺得個人承擔結果。但是從法律的角度,兩者的責任就會有明顯的區分,也既從個人轉移到了制造商身上。這相當于是國家把個人需要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企業的過程。當然悲觀主義者最喜歡的就是陰謀論,但我作為不悲觀不樂觀的人,更愿意以中立的角度看待事情。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以上的 事件 角度,都圍繞著3C轉的原因。當然這并不代表著有了3C認證,任何產品都安全了。也不代表沒有3C認證,產品就不能不安全。而是有了3C之后,產品事故的責任不再是個人,而是制造商與生產廠。
所以就上面的事件來講,如果你自己買飛機坐飛機,你帶什么充電寶都行,但一旦變成公共交通,你的行為同樣要對其他人負責,所以才會要3C認證,不讓你上飛機。
學會辨別3C認證
好了,接下來到本篇最干最無聊的環節了,關于3C認證的辨別。當然,我們這里僅僅討論的是充電寶相關的3C認證(0914類別)。需要注意的是,自2024年8月,充電寶已經實施強制3C認證,所以理論上我們能買到的都是3C認證的充電寶。
那么辨別3C有什么用處呢?其實目前來講,沒什么用處。當然你靠這個做打假人,大概率是需要點技術底子的。但我覺得也許未來會有一些無良媒體拿來做文章,就如同拿一些奇怪的食品安全標準,指責中國食品問題,所以我覺得大家有必要有一定的基本知識認知,避免被一些無良商家或媒體欺騙。
首先,只要是法律規定強制的,在中國生產廠生產或制造商銷售的電器設備,都需要擁有相應的3C認證。這其中就有一種情況就是國外生產的產品,如果該產品被納入了3C認證要求的產品內,那么由制造商申請3C認證。
這里面有兩個關鍵詞:生產廠和制造商
生產廠: 進行產品生產、組裝的工廠。
制 造商: 對產品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
很多時候,生產廠和制造商都是一個主體,而如果是貼牌廠商,很多時候都是生產廠一個牌子,制造商一個牌子。制造商負責監督生產廠的產品,如果生產廠進行更換,3C證書則同樣需要更換。所以如果是貼牌產品,不僅要看這個牌子,還要核對牌子背后的生產廠。
3C認證查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商家,當然如果商家給不出來,那么目前各位可以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網站或者國家市場管理監督總局進行3C認證的查詢。兩者網站分別如下: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支持模糊搜索) :
https://webdata.cqccms.com.cn/webdata/query/CCCCerti.do?&chaxuntype=facname&Submit=%E7%82%B9%E5%87%BB%E6%9F%A5%E8%AF%A2
國家市場管理監督總局(不支持模糊搜索):
http://cx.cnca.cn/CertECloud/result/skipResultList?certItemOne=B01¤tPosition=%E5%BC%BA%E5%88%B6%E6%80%A7%E4%BA%A7%E5%93%81%E8%AE%A4%E8%AF%81
兩個網站查詢都需要比較復雜的驗證碼,但是都是官方數據,其中國家市場管理監督總局能查詢到不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質檢完成的證書,因此比較全面。如果各位還有別的好方法(如小程序等)可以分享出來。
我們以腦吧最愛的充電寶,充電寶為例。其制造商為深圳市紫米迅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我們在獲證組織名稱輸入完整名稱,便可獲得紫米品牌所有認證的3C信息。
我們知道這是一個145W的電源,因此我們就可以根據其產品名稱(B145W2C1A),找到我這個產品對應的3C證書。
認證狀態
已認證(有效)
證書正常有效,產品可合法生產、銷售和進口。
需定期接受年度監督檢查(工廠審查)。
待審核(申請中)
證書正在審批流程中,尚未正式生效。
產品在此期間不能銷售,需等待最終審核結果。
已暫停
未按時繳納年費。
工廠審查未通過或存在整改問題。
企業主動申請暫停(如季節性停產)。
證書暫時失效,產品在暫停期間不得生產、銷售或進口(特殊情況除外)。
常見原因包括:
暫停期限:通常為3個月(因違規問題)或12個月(企業主動申請)。
已撤銷
證書永久失效,通常因嚴重違規(如產品安全不達標、虛假認證等)。
撤銷后產品禁止銷售,需重新申請認證。
已注銷
企業主動放棄認證(如停產、破產)或證書到期未續期。
已出廠產品可繼續銷售,但不得新生產。
不合格(測試未通過)
- 產品未通過3C檢測,需整改后重新送樣測試。
而我這個型號正好就是已暫停,那么原因不明,可能是因為出了新的型號,因此暫停了舊型號的審查。
型號對應
上面給的例子是型號恰好能對應上,如果型號不能對應上呢?比如我們選擇曾經的輿論風波,紫米B225W2A1C-2W(其實可以找到對應型號,只是這里做個樣例)
那么通過查詢,我們只能找到這個B225W2Cable-1W,那么我們就可以對比參數。因為新技術總是會不斷迭代,因此只要新的技術在參數信息上能沒有超過認證的信息,這個產品依舊可以印上3C認證銷售。像這里B225W2Cable-1W的參數(如功率上限,支持的電壓模式)是能夠與現在B225W2A1C-2W的參數對應上的。因此這個充電寶理論還可以使用這個3C認證。
對于貼牌產品,因為肯定會換型號的,因此型號可以作為辨別的標準,但是又不是唯一的標準。
如果此時一個新的充電寶,型號變成B225W2Cable-3W了,現在能輸出30W了,那么就要重新修改證書,完成測試才能印3C了。那如果容量變化呢?記住容量變化不在3C認證范圍內。所以從10000mAh變成1.2W,需要重新認證嗎?理論是不需要的(但很可能也是會標注成1W,避免法律問題,但如果容量影響了安全性能,就要修改)。那如果變成8000mAh呢,那叫欺詐,不是3C來管,是12315來管。
當然,具體實施這里面也有很多彈性,我就不多說了。
讀后小測
好了,既然大家已經學會了,那就要開始考試了哦。
以這個充電寶為例,大標題寫著3C認證。而我們正好在評論區找到了品牌的銘牌。
那么在不問商家的情況下,我們通過自己搜索。可以發現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能找到型號,但是其規格里面的參數似乎有點問題。
通過查詢 國家市場管理監督總局,也看到了相關的認證證書,有K7的型號。但是兩者給出的輸入輸出參數都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缺失20V 3.25A的參數。因此這個證書是否能合法印在上面,就有存疑的風險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塊充電寶,雖然能讓你通過機場安檢,但是產品本身是否合法,或者好壞,只有制造商才知道了。
總結
其實無論我們是否學會查詢3C,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護自己。這次的充電寶3C風波往好處看,也是社會的進步。未來的將會有更多安全檢查落實到電池相關的產品上。我們也要借此能夠學會辨析社會上的一些誤導性言論。
而回到我們消費者自身的角度上。你會扔了自己沒有3C但是大價錢買的充電寶嘛?其實這就是自己對安全的選擇。而且只是不能上飛機,又不是不能出行上火車。
而且對于真正需要用的人,應該已經換了3C的充電寶了,而有責任的大牌廠商,也早已提供3C充電寶置換的服務。至于那些沒有3C,或者不負責任的廠商,反正充電寶的鋰電池壽命也就是3-5年,不妨早點換了吧!
啊對了,關于我被機場扣下來的充電寶誰給我補的問題。要不……上閑魚看看會不會找到你自己的充電寶?
喜歡就多點個愛心?和點贊
支持作者
買電腦討論群:386615430
電腦吧評測室二手群:82913248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