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過了,地里的玉米葉子開始打卷。太陽毒得很,早上八點地壟就燙腳。
中國氣象局數據說,未來7天華北高溫日數超5天,最高38℃。老輩人說“小暑溫風至”,風里帶著火,吹得人發悶。江淮雨停了,空氣像浸了水的棉被,黏在身上甩不掉。
農村房頂曬滿玉米,曬晚一天就長霉,一年收成要泡湯。四件事做錯,伏天準鬧病,這不是迷信。
頭件“不出”——正午別往地里跑。
11點到14點,地表溫度能上50℃,汗出得比喝得多。去年鄰村老張扛著鋤頭下地,中暑躺了半個月。
二件“不吃”——生冷剩食要忌口。
天熱飯菜壞得快,前晚的剩菜,放涼席底下都發餿。王嬸貪嘴吃了冰西瓜,拉了三天肚子,瘦了兩斤。
三件“不洗”——大汗別沖冷水澡。
毛孔張得像篩子,冷水一激,寒氣鉆骨頭縫里。
李叔圖涼快沖冷水,現在膝蓋一陰天下雨就疼。四件“不坐”——陰濕石凳別沾身。地磚、臺階看著干,潮氣能透過褲腿往上鉆。
張奶奶總說“坐了陰地,老來腿疼”,現在信了。這些老規矩,是祖祖輩輩被熱出來的教訓。
飲食得穩著來,綠豆湯要砂鍋慢熬半小時。新米混陳米煮,老輩人說“新米嫩,吃多了脹肚”。江南人吃藕,生啃脆甜,煮了糯軟,最養脾胃。
伏羊湯不是人人能喝,濕熱體質喝了嘴上起皰。曬伏天,老房子房檐掛滿被子,曬走霉氣曬走蟲。
“六月六曬龍袍”,皇家都這么干,哪是迷信?現在年輕人嫌麻煩,老輩人直搖頭:“等病找上身就晚嘍。”小暑不算熱,大暑才是真熬人。
未來十天,地里活計得趕早,五點下地,九點收工。家里備點淡鹽水、蓮子羹,別等渴了才想起喝水。
老規矩不是老古董,是刻在日子里的活命經。
點個關注,后續教你三伏天咋護莊稼、養身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