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過,暑氣升,未來一周咱這兒要遭“桑拿天”了。天氣預報說,后天起最高溫直奔37℃,濕度跟著往上躥。大日頭底下,地里莊稼正遭罪:玉米葉子卷成筒,大豆花蔫耷腦袋。
山區梯田要當心:土層薄、存水少,玉米稈容易“曬休克”。老把式都知道,這時候澆水有講究:大中午別澆,地溫一激根要爛。
最好趕天麻麻亮,拎著水管往根部慢慢灌,水吃透了,苗才挺得住。平原種大豆的鄉親注意:高溫天蚜蟲最瘋,葉子背后密密麻麻全是小綠蟲。
別等葉子蜷曲了才打藥,明早趕緊去地頭瞅瞅,發現苗頭就噴藥。噴霧器水壓別太大,順著豆棵子往上滋,葉背蟲窩全得沖干凈。湖區種水稻的麻煩更甚:高溫高濕,稻瘟病就像“瘟神”,說發就發。
前兒個鄰村老張的稻田,才三天沒看,穗子就白了尖,減產已成定局。咱得學他教訓:后天一早,把田埂雜草全清了,通風好了,病害能少一半。有人說,老輩人靠天吃飯,現在有天氣預報,咱更得會“借天力”。
比如曬谷場上的玉米,別堆成大堆,攤開曬時每隔兩小時翻一遍,免得捂出芽。還有菜園子的辣椒茄子,找些舊漁網搭個矮棚,既能擋毒日頭,又不憋悶。可能有鄉親犯難:家里壯勞力都在外打工,這么多活咋顧得過來?
咱這兒農技站早有準備,后天開始,各村派技術員上門,教咱用滴灌帶省水。滴灌帶鋪在玉米壟間,一根管子能管兩畝地,接上水泵,人在樹蔭下就能操作。
不過有件事得提醒:水泵電線別拖在水洼里,前兩年就有人圖省事遭了電擊。
我個人覺得,高溫天干活,咱自個兒更得護好身子:草帽別摘,鹽水得隨身帶。晌午頭別硬扛,學老李家,雇兩個零工專干早晚,自己躲屋歇晌,活計安全兩不誤。
當然,也別全信老經驗:過去用草木灰防蚜蟲,現在得配點低毒農藥,見效更快。
有人可能發愁:農藥咋選?記準了,帶“菊酯”倆字的,治蚜蟲最管用。
最后說個關鍵的:下周若遇雷陣雨,千萬別高興太早——雨點急了,會砸壞棉花桃。雨前趕緊把棉稈支架再捆一道,地頭排水溝清干凈,別讓雨水泡了根。
莊稼人過日子,就是跟天老爺打擂臺:咱多懂點天氣經,收成就能多穩當。眼下這高溫天,正是考驗咱的時候:該澆水的別拖,該打藥的別省,該借力的別硬扛。
記住了,地是咱的飯碗,咱對它上心,它才不虧待咱。具體到各村的詳細天氣和作物方案,咱村大喇叭明早八點播,別忘了聽。
最后啰嗦一句:手頭農活再忙,每天傍晚都去地頭轉一圈,毛病早發現,損失少一半。
莊稼不哄人,咱多操心,它就多打糧,這話到啥時候都不假。行動清單:①明早檢查灌溉設備 ②午后噴藥避開正午 ③聯系農技站約上門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