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廖睿靈
在江蘇省常州市一家企業,常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向員工介紹公積金政策。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攝
住房公積金,這筆“沉睡”在許多人賬戶里的資金,在越來越多地方有了新用途。
近期,廣東深圳、浙江杭州、陜西西安等地出臺政策,提出支持購房者使用公積金賬戶支付購房首付款。
從各地細則看,雖然具體使用規則、適用范圍略有差異,但普遍指向同一目標——降低購房者購房門檻,進一步促進樓市活躍。
新房二手房,多地可用公積金支付
進入6月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繼續調整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擴大和放松住房公積金使用范圍。其中,支持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受到很多人關注。
哪些城市出了相關新政策?記者做了部分梳理:6月10日,山東省青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優化完善住房公積金提取政策的通知,提到“擴大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政策支持范圍”??醇殑t,在青島市行政區域內購買自住新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或再交易住房,購房人及配偶可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所購住房屬于家庭首套、第二套自住住房或保障性住房,購房人及直系親屬均可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
浙江省杭州市于6月23日發布消息,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推出住房公積金直付購房首付款業務,繳存職工在杭州市購買的新建商品房,可使用公積金直接支付購房首付款,且全程支持線上辦理。同時,二手房線上辦理功能也正在開發中,將于近期推出。
廣東深圳則是在《深圳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將公積金政策專列為39條提振消費措施之一。該方案提到,深圳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范圍,在本市范圍內購買住房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提取一次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據了解,目前該舉措的實施細則正在起草中。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告訴本報記者,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30個市(區)出臺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新政。從城市能級看,既包括深圳、杭州、西安、青島等一二線城市,也涵蓋部分三四線城市。其中,一些城市是新出政策,還有一些繼續“升級”,拓寬政策支持范圍。
比如,浙江省麗水市已于去年底出臺政策,支持該市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新建商品住房首付款。今年6月,麗水市政策再擴圍,明確購買二手住房也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首付款。溫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樂清分中心也出臺了類似新政。去年,樂清市作為溫州市首個“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新建商品住房首付款業務”試點城市,推出以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支付新建商品住房首付款政策。截至6月18日,全市已成功辦理相關業務230筆,涉及金額超4500萬元。
便利申請流程,確保資金安全
對于購房者來說,如何用好這項政策、保障資金安全,是他們關心的話題。
采訪中,一些意愿購房者告訴記者,該政策固然有吸引力,但他們也有一些顧慮:“辦理流程方不方便?如何申請?”“如果支持公積金直付,這筆錢付給誰?是否存在資金風險?”
記者了解到,部分出臺了相關政策的城市,及時說明了申請操作細則。以杭州市為例,如果購房者想使用住房公積金直付新建商品房首付,可以在線上申請辦理。首先,繳存職工需確認其可用公積金余額,并在簽訂購房網簽合同前,向商品房開發商提出使用住房公積金直付購房首付款。接著,由開發商錄入網簽合同信息,確定采用該方式支付首付款。然后,繳存職工可登錄“浙里辦”APP或浙江政務服務網,找到相關辦理頁面,按提示填報公積金申請提取金額,確認好購房合同、公積金直付的資金監管賬戶等信息后,提交業務申請。申請提交后,由開發商提交確認購房網簽合同備案。住房公積金中心在接到購房網簽合同信息后,將聯網審核繳存職工提取申請,并于3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提取的住房公積金直接劃轉至指定的資金監管賬戶。
資金監管賬戶起到什么作用?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人員解釋,公積金個人賬戶余額轉入購房合同約定的資金監管專用賬戶,全程由銀行監管。如果購房合同出現撤銷、解除或者確認無效等情況,已提取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公積金由該專用賬戶全額退回公積金中心指定賬戶。這樣做,能有效保障購房者的資金安全。
“公積金中心優化公積金提取政策,本質上是提高這筆錢的使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真正發揮公積金在惠民和兜底方面的重要作用。”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該政策在滿足購房者購房需求的同時,也能減少公積金資金的“沉淀”情況,有效促進房地產市場供求對接。而在公積金新政刺激下,積極的市場反饋也將進一步提高繳存職工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進而提高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規模和資金運行效率。
“以杭州為例,當地住房公積金中心明確了公積金直付新房首付款的線上辦理流程,這也是營商環境優化的一種表現。購房者按照相關指引操作,就能輕松完成公積金直付購房首付款,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嚴躍進說。
使用范圍拓寬,門檻繼續降低
眼下,住房公積金制度惠及面不斷擴大,住房公積金租購并舉支持繳存人解決住房問題的力度也持續加大。《全國住房公積金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共有8127.04萬人提取住房公積金27654.84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30.56萬筆、13043.07億元。去年全年,2257.44萬人提取住房公積金2720.57億元用于租賃住房,分別比上年增長22.28%和33.93%。
今年以來,住房公積金的用途還在不斷拓寬,使用門檻繼續降低。
在江蘇,鹽城市優化調整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政策,規定在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間,繳存人家庭還清住房公積金貸款后,購買改善性自住住房,可繼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山東東營出臺政策,明確繳存職工購買自住住房未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在購房之日起3年內,可一次或分次提取職工本人、配偶、父母、子女的住房公積金。遼寧大連則通過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吸引人才就業創業。當地新政明確,取消本科畢業生享受貸款支持政策僅限畢業五年內、首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限制;取消城市發展緊缺人才享受貸款支持政策僅限首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限制。
住房公積金相關辦理服務也更加便利。比如,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臺政策,支持借款人通過熱線電話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現全程“零跑腿”。在廣東,深圳、珠海、汕頭、江門、潮州、揭陽六城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于6月10日簽署協議,推動廣東省內異地使用住房公積金便利化,有效解決因工作、生活跨城流動職工“兩頭跑”的問題,減輕其安居壓力,真正實現“錢隨人走、服務同享”。
陳文靜認為,今年以來,多地從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持提取公積金直付首付款、延長公積金還款期限等方面進行調整優化,繳存職工的購房門檻、購房成本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在深圳、蘇州等城市,當地針對多孩家庭上浮公積金貸款比例,也能更好滿足特定群體的購房需求。
“從公積金角色定位看,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初期,這筆資金主要用于住房建設項目貸款。此后,公積金在住房體系中的功能不斷完善和豐富,對于提高居民購房、租房支付能力以及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條件,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陳文靜認為,當前,仍有不少城市要求公積金辦理貸款要滿足一定繳存年限,建議可進一步放低門檻。此外,深圳、西安等地推進公積金異地貸款互認互通,則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參考借鑒,可借助此類手段,讓公積金更好保障更多居民的住房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