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中生寶子們!咱先來講個事兒。凌晨三點,小林在臺燈下看著數學卷子上的紅叉,那心啊,就像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狠狠攥住。在教室后排,總有人小聲嘀咕“重點班”,在走廊碰到班主任,她就跟做賊似的,頭一低趕緊走。你知道嗎,教育部數據顯示,76%的高中生都因為學業壓力焦慮得不行。
接下來咱說說打開心門的四把鑰匙。
第一把,感官重啟法。當腦子像掉進漩渦一樣的時候,試試“五感急救包”:用溫水杯捂捂手,嚼嚼薄荷糖,聽聽雨聲白噪音,看看窗外飄著的云,深呼吸感受一下鼻腔里的氣流。神經科學說了,激活一個感官就能馬上切斷焦慮回路。
第二把,行動轉移術。焦慮值飆到7分(滿分10分)的時候,馬上搞個“20分鐘行動清單”:整理整理書桌,給綠植澆澆水,跳繩50下。這就跟暴風雨天撐著傘往前跑一樣,身體動起來就能把心里的爛泥地給沖開。
第三把,情緒翻譯器。把“我完了”換成“我需要幫助”,把“他們都在嘲笑我”拆成“我此刻感覺被孤立”。用“我現在/我感覺”這種句式寫情緒日記,就像給亂糟糟的思緒貼上分類標簽。重點中學做實驗發現,堅持兩周這么寫,焦慮值能降37%。
第四把,未來望遠鏡。在床頭貼個“五年后清單”,想想自己以后想成啥樣,想學啥技能。每周花10分鐘想象一下畢業典禮上自己淡定微笑的樣子。這么一想象,就能平衡一下當下過度反應的小心臟。
高三(2)班的林老師有個秘密武器,每周三午休弄個“情緒漂流瓶”。學生們匿名把煩惱寫下來扔玻璃罐里,然后抽簽互相回答。小林看到“其實我也在偷偷哭”的回復,那根緊繃的弦“啪”一下就松了,原來大家的孤獨都是一樣的。
最后跟正在和焦慮戰斗的寶子們說,焦慮可不是洪水猛獸,這是大腦在提醒你,你正在經歷成長的痛呢。別老想著一直都順順當當的,偶爾陰天也沒事。記住,每個黎明都有破曉的力量,你就是自己的破曉者!
主講人:北京權威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年的個案咨詢,積累了豐富的咨詢經驗,有卓越的咨詢效果。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成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