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到飯了,兄弟們!
免費的果汁, 6 毛的可樂, 4 塊的奶茶,這個周末的外賣大戰,差評君就差沒把奶茶當水喝了。。。
這波美團外賣和淘寶閃購的外賣大戰,在外界看起來似乎來得悄無聲息,但又炮火連天。
周六晚上,兩個平臺就像是提前約定好了的一樣,不約而同地開始大撒幣。
像是淘寶閃購,18.8 的大額紅包一個接一個,美團外賣則是一張張拍在腦門上的奶茶兌換券,就問兄弟們還要多久可以出欄。
薅到了羊毛的網友們也在各種平臺發文,或者在各個群聊里口口相傳,生怕身邊有朋友錯過了這種白嫖的快樂。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網友們的瘋狂。
什么一口氣包圓了一周的奶茶咖啡自由。
話說這奶茶咖啡真放得住嗎,可別為了薅羊毛,給自己喝出啥問題來。
有一家子 4 個賬號,花了 25 塊錢買了 350 個雞蛋的,也有 30 塊錢愣是把自家整成了小賣部的。。。
還有聰明的網友直接開囤速凍餃子,合著真就想搞定接下來一個月的伙食唄?
除了用戶爽到了,這次外賣大戰對于店鋪和外賣小哥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驚的是店鋪做不過來,根本做不過來;喜的是外賣小哥越送越賺錢,越賺錢越送。
差評君去的那兩家茶百道和古茗,店員告訴我們自家的點單系統被干崩潰了,根本沒法知道哪個顧客點了啥,和取單號碼對不上,最后還得一個個問顧客點了什么。
而頂著杭州接近 40 度的高溫,周末在路上風馳電掣的外賣小哥,足足有平日里的幾倍多。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周末的訂單量可以說是 “ 深不見底 ” ,有騎手反映,這幾天的高峰時期,時薪都超過百元。
因為外賣訂單爆表,送一單外賣的價格從之前的 6-7 元,直接翻倍成十幾塊,要是能持續下去,月收入妥妥破萬了。
給外賣小哥打得裝備都升級了
看到這里,差評君只能說,回來了,都回來了,當年外賣大戰的感覺全回來了。
在這么瘋狂的刺激下,美團和淘寶的外賣訂單也是水漲船高。
根據美團內網公布的消息,截止 7 月 5 日 22 時 54 分,當日訂單超過了 1.2 億單,其中餐飲訂單超過了 1 億單。
而今天一早,淘寶閃購、餓了么又聯合宣布, 5 號訂單數超 8000 萬,其中非餐飲訂單超過 1300 萬,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超過 2 億。
搞笑的是,經過周末這么一波激烈交火,如今在外賣大戰的阿里、美團和京東三家外賣平臺,股價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甚至我們再往前翻,發現這三家近期股價就沒好看過。
不過說實話,這個事兒也合理,畢竟商戰要花的可是真金白銀,短期企業盈利肯定不好看,反映到股價上,出現一些小幅下滑,倒也還正常。
但更搞的是,今兒一早,奶茶系股票全線飄紅。
甚至在 A 股,一些食品飲料板塊也跟著喝了波湯。。。
但俗話說得好,吃人嘴短,咱們也倒過頭去理了理,發現周末這波約架好像是淘寶,先挑起來的。
7 月 2 號的時候,淘寶閃購先喊出了 “ 促銷費反內卷 ” 的口號,說是今年要用 500 億補貼用戶和商家。
而且根據老張聊零售的說法,其實 7 月 1 日的時候,阿里就邀請了頭部商家到杭州交流。
當時他們就已經定下了 5 號是沖單日,目標是峰值訂單超過美團,預計 9000 萬到 1 億單,然后希望在 500 億的投入下,在 2-3 個月的時間,和美團劃江而治。
那作為對手的美團,自然也早早就獲悉了情報,也一早就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根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這次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淘寶閃購,美團進行了內部大規模動員,在 5 號下午吹響了一次沖鋒號。
最終,美團實現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訂單量,而根據內部人士透露,此非全力。。。
但另一邊,在美團的重重阻擊下,淘寶閃購依舊完成了既定目標,看起來一時的落后并不可怕,這場仗完全還有得打。
而且,在差評君看來,光是從兩家的戰報就能咂摸出點區別。
雖然,淘寶閃購和美團外賣,總單量都在 1 億上下,非餐飲訂單都在 2000 萬左右,但美團的宣傳口徑是餐飲為主,淘寶閃購的側重點則是非餐飲數據。
這似乎也就顯出了雙方在這場戰斗中的角色。
作為防守方,美團自然是想向大家表明,我依舊是外賣行業的老大,所以更側重宣傳餐飲訂單量,發的券普遍都是餐飲的免費兌換券。
而進攻方的淘寶閃購,一來是餐飲外賣訂單也確實還被美團壓了一頭,但另一方面,阿里這次入場可不僅僅是要搶所謂的一日三次、瓜果奶茶這些外賣訂單。
在他們眼里,即時零售這塊蛋糕的增量,更多的是在餐飲外賣之外。他們想做的,其實就是我們之前說文章里說過的,徹底把網絡購物和即時零售打通,形成統一的大消費。
所以他們發的都是各種店鋪、品類的滿減券,宣傳時也更喜歡說非餐飲訂單。
有意思的是,阿里內部把這次行動命名為 “淮海戰役” 。
在經典電影《 大決戰 》里,關于淮海戰役的著名臺詞是: “60 萬對 80 萬,這是一鍋夾生飯。夾生就夾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 。
可想而知,阿里內部也對這次外賣大戰的困難程度做好了預備。
這兩家的貼身肉搏,恐怕還得有段時間。
不過,讓一些網友失望的是,掀起這輪即時零售攻防戰的京東,在這場周末焦點戰里的聲音,好像有些小。
所以網上已經有人覺得京東成了先鋒,主力還得看淘寶。
我只能說看起來有點道理,不過,我倒不覺得東哥已經后繼乏力了,可能只是一下子沒看小地圖,或許下個禮拜就 TP 下來打團了。。。
而至于這場外賣大戰,到底會打成咋樣,啥時候才能算分出勝負?高盛前段時間做過一個推演,還挺有意思的,在他們看來,這次大戰有 3 個結局:
美團如果能夠像過去的幾年一樣,保持 60% 以上的市場額度,占據市場領先地位,那就意味著美團獲勝;
而如果阿里通過這波成功偷家,能夠追平美團訂單甚至反超對家,那阿里就贏了;
對于京東,高盛的預期倒也確實符合目前的狀態,他們表示,東哥能夠拿下 2 成以上的訂單就已經算是贏了。
如今的局面,淘寶閃購和美團外賣,恐怕才是真正的刺刀見紅,非得分出個高下才行。
最后,咱也想多說兩句,過去幾年,國內不少行業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局已定,大家的護城河都很深了,你再去折騰也翻不起多少浪花了。
外賣行業就是如此,不少人都覺得美團外賣領先、餓了么落后,維持二分天下的狀態基本穩了。
但這兩個月來的外賣大戰,京東能從 0 開始搶出 2000萬+ 的訂單,淘寶閃購能從之前一直被美團壓著打,搖身一變,訂單翻 3 倍,打得美團都不得不開啟總動員。
你怎么能說新玩家在這個行業掀不起水花呢?
而且,這事兒有點類似非洲獅群,一旦獅王被發現地位不穩,那來挑戰的其他雄獅可是一波接著一波的。
沒錯,我說的就是抖音、滴滴、百度們,這塊蛋糕那幾個和尚吃得,你們吃不得嗎?
同樣的,網約車、順風車那邊,滴滴和高德能玩,你美團、抖音就不能玩了?
再多想想,什么本地生活、什么社區團購、什么快遞配送、什么在線旅游,不都是類似的局面嗎?
只要有人再戰一次的話,我們用戶絕對奉陪到底,嘻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