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光榮之家牌子,這幾年在中國挺常見,自打2018年全國推廣以來,幾乎家家退役軍人門口都能看到這么一塊牌子。說是給退役軍人家庭的榮譽標志,表彰他們為國家安全和發展做的貢獻,也想通過這塊牌子增強他們的社會榮譽感。可時間一長,這牌子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網上、街頭巷尾都開始有不同的聲音了。
光榮之家牌子不是隨便搞出來的,得從政策說起。2018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了《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實施辦法》,明確規定這牌子是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庭還有退役軍人家庭掛的。意思很簡單,國家想通過這塊牌子告訴大家,這些家庭為國出力,值得尊重。政策還要求各地在2019年5月1日前把牌子掛完,全國一盤棋推進。
剛開始,這事兒干得挺漂亮。各地政府組織懸掛儀式,媒體也跟著宣傳,退役軍人家庭拿了牌子心里多少有點自豪感。比如江西宜春有個退役軍人叫劉威,他家三代從軍,三家門上都掛了光榮牌,當地人一提起來都覺得挺光榮。全國其他地方也差不多,社區活動、電視報道,搞得熱熱鬧鬧,擁軍優屬的傳統一下子被點燃了。
可這幾年過去,風向有點變了。有人覺得這牌子挺好,代表國家對退役軍人的認可;也有人覺得這玩意兒現在沒啥意義,甚至成了擺設。那到底咋回事兒呢?咱得從執行過程和現實問題說起。
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干著干著就走偏了。第一個大問題是發放牌子太隨意。有些地方壓根沒儀式感,直接電話通知退役軍人自己去領,領回來隨便往門上一掛,完事兒。這哪有啥榮譽感可言?退役軍人好歹為國家流過汗,有的還流過血,結果就這么草草了事,誰心里不膈應?有報道說,有些退役軍人拿到牌子后直接扔柜子里,根本不掛,為啥?覺得這東西沒啥分量。
第二個問題是管理跟不上。牌子掛出去后,后續咋維護、咋更新,沒人管。有的退役軍人搬家了,牌子還掛在老房子那兒;有的去世了,牌子也沒人收回去。時間一長,這牌子就跟路邊的廣告牌似的,風吹日曬褪了色,壓根看不出啥“光榮”來。
還有個問題是社會觀念變了。現在年輕人對軍人付出的理解沒以前深,尤其是城里人,可能壓根不知道這牌子啥意思。有網友調侃說:“掛個牌子有啥用?又不能當飯吃。”這話聽著刺耳,但也反映了現實——牌子的象征意義在不少人眼里淡了,成了“過時裝飾”。
這牌子到底還有沒有必要,社會上吵得挺兇。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咱挨個兒看看。
支持的人覺得,光榮之家牌子不能扔。首先,這是個榮譽標志,國家通過這塊牌子告訴大家,退役軍人家庭為國出力,值得尊重。比如老一輩退役軍人,很多人一輩子沒啥怨言,默默奉獻,這牌子多少是個安慰,也讓后人知道這些家庭的付出。
再者,這牌子還能傳承軍人精神?,F在和平年代,年輕人對國防的認識少了,通過這牌子,能提醒大家國家安全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一代代軍人扛出來的。有人說:“掛個牌子,至少能讓鄰居知道這家有退役軍人,平時多點尊重,這不挺好?”
還有人覺得,這牌子是軍民聯系的橋梁。國家掛這牌子,等于公開承諾要優待退役軍人家庭,社會風氣也能跟著好起來。就像當年擁軍優屬的傳統,牌子是個載體,能把這精神延續下去。
反對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他們覺得,這牌子在現在這社會環境下,已經沒啥實際意義了。隨著退役軍人待遇慢慢改善,比如就業支持、醫療保障啥的,牌子這種象征性的東西激勵作用不大。有人直白地說:“我要的是實惠,不是一塊牌子?!?/p>
再說,發放和管理的問題太多,形式主義味道重。有退役軍人吐槽:“牌子掛了幾年,政府沒啥后續動作,感覺就是應付任務。”還有人拿青島路虎女事件說事兒,那事兒之后,一些退役軍人覺得自己待遇沒落實,社會地位也不高,牌子掛著反而像諷刺,直接拆了。這事兒在網上吵得挺大,不少人開始質疑這牌子到底代表啥。
反對的人還提了個建議:與其花錢弄牌子,不如把資源用在刀刃上,比如多給退役軍人點就業培訓、醫療補貼啥的。牌子再光榮,也不如實實在在的支持來得接地氣。
退役軍人群體對這牌子的看法也不一樣。有的覺得挺驕傲,尤其是老兵,覺得這是國家給的肯定,心里暖和。但也有不少人不滿,特別是近幾年,有些退役軍人覺得自己待遇沒跟上,社會上還老有不公平的事兒,牌子掛著反倒膈應。
比如青島路虎女事件后,網上好多退役軍人“破防”了,說這牌子不代表光榮,反而像恥辱。還有人發帖說:“掛個牌子有啥用?找工作沒人理,醫院排隊沒人管,牌子能解決啥?”這話聽著挺沖,但也說明牌子在一些人眼里,已經跟不上現實需求了。
牌子有問題,但直接扔了也不現實。政府和社會其實也在想辦法改進,咱看看有哪些招兒。
第一,規范發放流程。別再電話通知自領了,最好派人送上門,搞個簡單儀式,弄得莊重些。退役軍人拿了牌子,能感覺到國家真重視他們,而不是走過場。
第二,加強宣傳?,F在年輕人不了解軍人貢獻,可以通過社區活動、學校宣講啥的,多講講退役軍人故事。比如講講抗洪搶險、抗疫前線的退役軍人,讓大家知道這牌子背后是真付出。這樣牌子掛著,才有分量。
第三,搭上實際支持。光掛牌子不夠,得有點真東西。比如掛了牌子的家庭,能享受醫療優先、子女教育優惠啥的。這樣牌子就不只是個擺設,而是實打實的福利標志。
退役軍人事務部也在動腦筋。2019年8月,他們發了《光榮牌懸掛服務管理工作規定(試行)》,對牌子怎么掛、怎么管都定了規矩,想讓這事兒更科學點。這些年也在慢慢調整,希望能把牌子的意義找回來。
說到底,光榮之家牌子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得看兩點:一是社會咋看它,二是政策咋干。
從社會角度看,這牌子剛出來時確實挺有號召力,退役軍人家庭也覺得臉上有光??涩F在問題多了,榮譽感被稀釋了不少,尤其年輕人不買賬,牌子影響力肯定不如前幾年。要讓它繼續有意義,得靠宣傳和教育,把軍人貢獻的社會認知提上去。
從政策角度看,牌子能不能站住腳,關鍵在執行。管不好就是形式主義,管好了就能成軍民聯系的紐帶。政府要是能把發放、管理、后續支持都做到位,牌子還是有價值的。不然光掛著,沒人理,最后還不是廢鐵一塊?
咱作為普通中國公民,站在退役軍人角度想想,他們為國家付出那么多,掛個牌子是應該的??膳谱硬荒苤皇莻€空殼子,得有點實在內容撐著?,F在這情況,牌子有點尷尬——說扔了吧,舍不得那點榮譽;說留著吧,又覺得沒啥用。咋辦?還得看政府和社會能不能把它盤活。
未來這牌子咋走,咱不敢打包票。但有一點挺清楚:要是能正視問題、好好改進,光榮之家牌子還是能有點兒光彩的。不管咋說,退役軍人這群人值得尊重,牌子也好,其他形式也罷,國家和社會總得有點表示。咱就希望,不管留不留這牌子,退役軍人能過得更好,別讓他們的付出白費。
參考資料
《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實施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