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西行求法的時候,路途很遠,這一路吃喝住用錢從哪里來,又都是誰給的,目的是什么?今天咱們一起來算算實際存在的“西游經濟賬”。
唐代嚴格禁止百姓出境,所以玄奘只能悄悄混在災民里逃出長安,就連后來的通關文牒都是到高昌后,高昌王幫他補辦的。所以說玄奘西行取經其實是“黑戶”私自跑出去的。
他一路給人講解經文,結果一路下來,等到了邊關的時候,他的名聲越來越響亮。當時幸好遇到其中一位邊關守將是信佛之人,在他的幫助下玄奘才悄悄地離開了邊境。
玄奘的路上途經高昌,應該說高昌王麴文泰是玄奘西行的“頭號贊助商”,給他準備的“西行經費”在史書里記載有: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絹五百匹,另外還有三十匹馬跟二十五個隨從。當時這100兩黃金相當于高昌國一年的黃金交易量,3萬銀錢夠買8000匹戰馬。更貼心之處是還給玄奘準備了24封國書。
等到了返回的時候,玄奘已經變成國際高僧。戒日王給他一萬枚金錢、三萬枚銀錢,沒多久他就把這些錢捐給了路過的地方上的寺廟,其實這一路上發揮作用最明顯的不是金錢,而是《西游記》里多次出現的通關文牒,每次經過一個國家,就請國王蓋章,蓋得印章越多,下一個國家就越不敢輕視。
這招玄奘是跟粟特商人學的,中亞商隊常常把大唐通關文牒當作信用憑據來用,玄奘的文書里寫著“要是到了西方各國,就別滅了善緣,給人家放行”等如此種種,感覺真就跟個“佛教版黑卡”似的。
玄奘回國后,唐太宗馬上就關注到了他收集到的“西域大數據“。唐太宗不太在意佛經,但一直打聽突厥軍隊實力,還有山川險要難走之處。作為回報,朝廷包下大慈恩寺翻經院,還特批玄奘用驛馬運經書,這可比順豐加急貴多了,唐代驛馬一天成本相當七品官半月俸祿。
唐玄奘取經里沒有“九九八十一難”那回事,但有卻很精細巧妙的商業計算。高昌王用黃金買通了西域商路,戒日王用銀錢來供奉學術,李世民拿驛馬運輸費用換來了軍事地圖。
所以說“取經”這件事,其實就是各方參與的知識風險投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