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連載05
上篇說到,李淵接到鄠縣使者送來的一封文書,看罷大喜,原來是女兒平陽公主到了,便令女婿柴紹前去迎接。
原來當初柴紹要去太原時,曾對妻子李氏說:“你父親起兵,招我前去。我想帶你一起去,但路上恐怕很不方便。如果把你留在這里,又怕你遭殃。這可該怎么辦呢?”
李氏從容地回答:“你盡管快走!我一個婦人,容易躲災避難。而且我自有別的辦法,請夫君不要擔心!”
柴紹于是獨自去了太原。李氏則悄悄回到鄠縣老家,變賣家產,聚集人馬。正好李淵的堂弟李神通,也逃亡到鄠縣的山里,和長安的大俠史萬寶等人,起兵響應李淵。
李氏立刻和李神通合兵,攻下了鄠縣。她又讓家奴馬三寶去招攬關中的各路強盜,如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等人,都聯絡到一起,攻占了盩厔、武功、始平等縣,手下聚集了七萬人。
左親衛(禁衛軍官)段綸,娶了李淵的妾所生的女兒,也在藍田聚集了一萬多人,和李氏互相呼應。他們聽說李淵已經渡過黃河,李氏就寫信向父親報告情況,詳細敘述了與李神通合兵以及各路強盜歸降的經過。
李淵喜出望外,于是囑咐柴紹去接女兒。柴紹本來就非常想念妻子,突然得到這個喜訊,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出門,招呼了幾百名騎兵,去迎接他的好妻子了。
李淵有俠義的妻子竇氏(已故),有奇才的兒子李世民,還有智勇的女兒平陽公主,這可謂是他最終能成就帝業的根本。
柴紹走后,李神通和段綸也都派使者迎接李淵。連那一幫投降的強盜頭子,也都派人送信表示歸順。
李淵任命李神通為光祿大夫,段綸為金紫光祿大夫,又寫信慰勞各路豪強,分別授予官階,命令他們仍駐守原地,聽從敦煌公李世民的調遣。
李世民率軍向西推進,沿途歸附的豪強絡繹不絕,多得數不清。等到了涇陽,軍營相連好幾里,大約聚集了九萬人。
隰城縣的縣尉房玄齡,來到軍營門口求見。李世民一見就覺得像老朋友一樣,任命他為記室參軍(機要參謀),當作自己的首席謀士。兩人談論軍事,越談越投機,忘了疲倦,簡直相見恨晚。
這時,柴紹夫妻也帶兵趕到了。李世民高興地出營迎接。只見他的姐姐(平陽公主)頭上插著雉雞翎,身上穿著獸皮鎧甲,腰間佩著七星寶劍,腳上蹬著三寸高的蠻靴,真不愧是將軍家的女兒,女中豪杰!
她后面跟著柴紹和一萬多士兵。望過去,個個都是雄壯威武的漢子,沒一個瘦弱的。李世民也不禁又驚又喜,眉開眼笑,拱手道:“姐姐辛苦了!”
李氏笑著回答:“特來幫助兄弟!”李世民表示感謝。又和柴紹握手寒暄了幾句,就命令他們帶來的部隊在左右兩邊駐扎下來。自己領著二人進大帳,詳談了很久,二人才出來回到自己的營寨。
柴紹的營在左邊,李氏的營在右邊,各自設立了指揮部。當時人們稱李氏的軍營為“娘子軍”。
李世民繼續進軍到阿城(長安附近),軍紀嚴明,隊伍整齊。他同時派使者稟報李淵,請求會師一同進攻長安。
李淵已經從長春宮出發,到達永豐倉,發放糧食犒勞軍隊,然后進駐馮翊,命令劉弘基、殷開山等人分兵向西攻取扶風。
扶風城里的隋軍出兵迎戰,被劉弘基打敗。劉弘基向李淵告捷。李淵正為捷報高興,又接到了李世民的軍報,于是再次率軍西行。沿途經過隋煬帝的離宮花園,一律下令拆毀;把宮女們遣散,讓她們各自回家投奔親人。
等李淵抵達長安城外時,李世民早已駐軍在此等候了。兩路大軍會師,共有二十多萬人。
李淵命令各部堅守營壘,不準侵犯百姓房屋,并派使者到長安城下,傳話給守城官員:我們愿意擁立代王楊侑為帝。
代王楊侑是隋煬帝的孫子,已故太子楊昭的小兒子。太子早死,留下三個兒子:長子楊倓封燕王,次子楊侗封越王,楊侑封代王。越王楊侗留守東都洛陽,代王楊侑留守西京長安。
長安由京兆內史衛文升等人輔佐楊侑守城。衛文升年紀已經很老,聽說李淵大軍兵臨城下,又驚又怕,病倒了,不能處理事務。只有左翊衛將軍陰世師和郡丞骨儀,調兵守城。李淵派人去說明來意,被他們斥退了。
于是李淵下令各軍攻城,并和將士們約定:進城后,不準侵犯隋朝皇室宗廟,以及代王楊侑和他的皇族親屬。有敢違抗命令的,誅滅三族!
將士們奉命攻城,城上箭矢石頭像雨點般落下。大將孫華冒險跳過護城河,搖著旗子想登城,被流箭射中要害,當場犧牲了。
這下唐軍更加憤怒,拼命進攻,前仆后繼,連續幾天不停。一個叫雷永吉的軍頭(低級軍官),左手拿刀,右手持盾,第一個登上城墻,其余的人跟著沖上去,殺散了城頭的守軍,打開城門,迎接唐軍入城。
陰世師和骨儀等人還帶著殘兵在街巷里抵抗,但先后被唐軍抓住。
衛文升聽說城已被攻陷,立刻嚇死了。代王楊侑在東宮,當然嚇得縮成一團,身邊的人只顧逃命,四散奔逃。
只有侍讀姚思廉保護著代王,從容地守在他身邊。唐軍士兵吵吵嚷嚷地沖進大殿,姚思廉厲聲呵斥道:“唐公(李淵)舉義兵到此,是為了匡扶帝室!你們怎能如此無禮!”
士兵們聽了這話,都愣住了,站在庭下不敢妄動。
李淵下馬走進大殿,仍然以臣子的禮節拜見代王,并請代王遷居到大興殿的后廳去。
代王才十三歲,能有什么主意?而且看到周圍全是拿著武器的士兵,只是不停地發抖。
姚思廉到了這個地步,也沒辦法,只好扶著代王走到后閣,哭著拜別而去。
李淵退到長樂宮居住,與百姓約法十二條,廢除了隋朝所有的嚴苛禁令。然后把陰世師、骨儀等十幾個人押出來,指責他們貪婪殘暴、抗拒義軍,喝令推出去斬首。這也算為小兒子李智云報了仇。
其他所有在押的犯人,則大多被釋放。此時,馬邑郡丞李靖也在監獄里,李淵問他犯了什么罪。
李靖笑著說:“我其實沒犯罪。聽說你要起兵,沒法去告密(馬邑郡丞屬于李淵管轄范圍),所以就自己鉆進囚車,想讓地方官押送我去江都,好讓我親自向天子密告。沒想到剛到長安,就碰上你來攻城。守城的官員不知道我的計劃,就把我暫時關起來了?!?/p>
李淵聽了,勃然大怒:“你敢去告發我?左右,給我推出去砍了!”
李靖卻豪爽地大聲喊道:“您興起義兵,想平定天下的暴亂,現在卻因為私人恩怨殺害壯士嗎?”
李淵不理他。左右侍衛就上前把李靖往外推,要執行死刑。忽然有一個人跑進來阻止道:“殺不得!殺不得!”
到底是誰趕來救大唐后來的軍神李靖呢?且看下篇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