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過去,2025年國內車市的大環境持續向好,各大車企憑借各式各樣的優惠,以及重磅的全新車型,在銷量方面取得更為理想的成績。今年6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208.4萬輛,同比增長18.1%,今年累計零售銷量則達到1,090.1萬輛,同比增長10.8%,呈現穩步上揚的趨勢。
不僅如此,各大車型品牌的銷量表現也都沒有讓人失望,轎車零售銷量為94.8萬輛,同比增長18.1%,SUV零售銷量達到104萬輛,同比增長18.5%,就連MPV也取得更出色的銷量,6月零售銷量為9.7萬輛,同比增長14.3%。
值得一提,目前自主品牌已成為推動銷量穩步增長的主力,今年6月份,自主品牌零售134萬輛,同比增長30%,1-6月零售市場份額更達到了64%,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頭部的傳統車企品牌,均取得明顯的份額提升。當然,合資品牌事實上也并未完全掉線,6月銷量也達到51萬輛,同比增長5%,接下來下半年的階段,合資品牌預計還會繼續發力。
至于備受關注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今年6月份的零售為111.1萬輛,同比增長29.7%,滲透率升到53.3%,1-6月累計零售則為546.8萬輛,同比增長33.3%。如今中國汽車在出口方面也在不斷刷新成績,6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達到48.0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新能源車占出口總量的41.1%,而自主品牌6月份出口更是達到41萬輛,同比增長28%。另外,今年1-6月,乘用車廠商出口量達到247.9萬輛,同比增長6.8%。
然而,亮眼數據背后,國內車市正經歷著更為復雜的結構性調整與階段性挑戰。 一方面,國家“兩新”政策(以舊換新為核心)的“政策紅包”效應在家電領域成效顯著,“6·18”大促期間帶動零售額全面提速。相比之下,汽車類消費增速卻遠低于家電,形成明顯反差。多地因補貼資金階段性緊張甚至暫停汽車置換更新申請,雖短期利用“末班車效應”刺激了部分增量,但新資金到位前的觀望情緒已有所顯現,給后續市場增長帶來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汽車信貸環境的變化正深刻影響市場。隨著銀行存貸息差下降,前期依賴的高息高返車貸政策大幅收縮,經銷商原本可獲得的貸款返利中部分用于補貼車價的部分急劇縮減,銷售運營壓力劇增。這直接導致經銷商盈利空間被壓縮,部分地區經銷商向車企尋求解困的訴求強烈,間接加深了廠商矛盾。信貸收緊疊加消費觀望,使得6月車市局面趨于復雜。
同時,在反內卷工作深入背景下,車企努力維護價格穩定,生產節奏趨向穩健。但前期積累疊加當前消費動能減弱,使得廠商庫存維持在相對高位,銷量增長勢頭有所放緩。面對國內市場的多重壓力,出口的穩健增長,尤其是新能源占比超40%的表現,成為重要支撐,但上半年6.8%的出口增速與6月23.8%的單月增速差異,也提示著海外市場的波動性。
汽車網評:展望未來,挑戰與機遇并存。 車企在平衡國內價格穩定、緩解經銷商壓力、消化庫存的同時,需持續深耕出口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國際關系復雜多變的背景,行業亟需未雨綢繆,探索建立更多維更安全的平行進口模式,維持進口車合理規模,以保障國際供應鏈安全,這也是構建更具韌性汽車產業生態的關鍵一環。 下半年的車市,考驗著各方的應變能力與協同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