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院內兒童思考與學習如何更好地體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學會正確地掌握自己的情緒,7月6日下午,襄陽市兒童福利院聯合民福社工開展“做情緒的主人”兒童情緒管理小組活動。
“大家好,我叫小緯,我的興趣愛好是拼樂高和踢足球”“我叫小含,今年9歲,我喜歡跑步、畫畫、踢足球”,小組活動伊始,小朋友們依次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包括名字、年齡、興趣愛好等,以增進相互間的認識和了解,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及時到達小組場地”“不能說臟話”,在社工的引導下,福利院兒童圍坐成一個圈,你一言我一語地制定小組規則。當“生氣時不能動手打架”被寫進公約時,小朋友們紛紛點頭贊成,仿佛在許下“管理情緒”的小承諾。
成員們通過隨機拍打氣球游戲,抽選了自己的小組,隨后三個小組齊力挑戰“疊疊高”游戲。一組組長小謙帶領兩位成員通過幾次嘗試,順利找到了讓紙塔屹立不倒的方法,其他組員前來借鑒學習,通過多次的探索嘗試,最終都成功完成了挑戰。
一段兒童心理科普動畫讓孩子們看得入了神。黃色代表開心、紅色代表生氣、藍色代表傷心……通過一個情緒小故事,讓成員們了解開心、生氣、傷心、討厭、害怕等五種常見的情緒,更好地了解情緒、辨識情緒,從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秘密寶箱環節,孩子們通過抽取情緒卡片,將情緒進行分類,并依次分享相關情緒體驗。社工與成員們共同傾聽與分析,通過情景演繹和,幫助成員們更好的認識情緒,共同探討情緒管理的應對辦法。
活動結束時,每名成員對自己的活動參與狀態進行了自評,社工對各成員的參與情況進行他評,激勵強化成員的正向表現,反饋督導需要提升的地方,增進了兒童對小組活動的獲得感。
據介紹,“做情緒的主人”兒童情緒管理小組活動共有6節,今天是第一節,共有10名兒童化身“情緒的小主人”,通過游戲、分享和互動,讓孩子們明白情緒沒有對錯,重要的是如何接納和表達。后續,情緒管理小組還將開展互動游戲、主題故事、情景模擬等活動,引導孩子們在成長路上學會做情緒的小主人。
來源:襄陽市兒童福利院
撰稿:徐敏、譚顯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