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就在日前,俄羅斯向印度伸出了援手,向印度提出了一個涉及蘇-57和蘇-35M戰機出口印度的方案,根據印媒的報道,俄羅斯方面已經同意,向印度交付多達30架蘇-57E隱身戰機,并且還同意開源全部的底層代碼和轉讓全部的技術!
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一旦印度獲得五代機,將幫助印度空軍重新構筑其在南亞上空的優勢。另外,俄羅斯答應轉讓技術,也將會快速推動印度本土航空工業的發展,將大大提高印度自研戰機的能力,助推印度走向航空強國??磥?,中方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要發生了。
據印媒《印度防御研究翼》的報道稱,為了繼續深化和印度的合作,并幫助印度空軍解決其空軍戰機數量短缺的問題,俄羅斯有意向印度出售由蘇霍伊公司研制的蘇-57E隱身戰斗機和蘇-35M戰斗機。
印媒稱,俄羅斯提出的方案,甚至包括了可以允許印度在本土生產這些先進的戰機,印度航空斯坦公司的納西克工廠可以承擔蘇-57E隱身戰機的本土化生產工任務,該工廠在此前曾生產了超過220架蘇-30MKI戰斗機,如果俄羅斯進行技術轉讓,那么印度的工廠完全有能力本土化生產。
印媒報道稱,俄羅斯將直接競標印度空軍多達114架戰斗機的采購訂單,俄方計劃提供蘇-35M戰斗機來滿足印度空軍未來作戰的需要,但這114架戰機并不包括蘇-57E隱身戰斗機,蘇-57E將額外提供。另外,俄羅斯的方案還包括為出售給印度的蘇-57E和蘇-35M提供額外的“土星-41F1S”和“產品-117S”發動機,另外還將對印度空軍現有的蘇-30MKI進行升級。
簡單地說,俄羅斯還想繼續成為印度空軍未來數十年主力戰斗機的提供方,不過,俄羅斯的想法雖然美好,但現實可不太理想。畢竟,印度早就已經用上了法制陣風戰斗機,并且他們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已經加大了向法國訂購的力度,印度空軍追加引進40架,使其陣風機隊的總數達到76架,印度海軍也在淘汰俄制米格-29K艦載機,使用法制陣風-M艦載機來替代,在4月底已經和法國達索航空公司達成了協議,引進26架陣風-M艦載機。
從這就可以判斷,印度已經得出了法制陣風戰機要比俄制戰機要好的結論,否則他們又怎么會放棄俄制蘇-30MKI和蘇-35,寧愿花費更大的力氣去更改原本服務于俄制戰機的后勤體系,去全面換購陣風戰機。
印媒稱,俄羅斯給予印度的條件非常有吸引力,一方面,俄方允許印度在其納西克工廠進行本土化組裝和生產,占比大約是40-60%,剩下部分由俄羅斯提供零部件;另一方面,俄羅斯還允許印度訪問蘇-57E隱身戰機控制系統的底層源代碼,這個條件是相當可以的,要知道,即便是印度花費了多達百億美元采購陣風戰機,但他們仍未能訪問陣風戰機的底層源代碼,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在陣風戰斗機上完全融合其國產裝備,包括導彈。
印媒表示,俄羅斯給予的這一條件,和印度追求的“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的印度”理念非常適合,這意味著印度可以在蘇-57E、蘇-35M戰斗機上深度融合印度國產的“阿斯特拉”超視距空空導彈、“魯德拉姆”反輻射導彈以及“維魯帕克沙”有緣相控陣雷達。另外,俄方所提供的技術轉讓,包括發動機技術、隱身技術和航電技術等,都可以為印度正在打造的國產五代機AMCA項目提供支持。
《防務博客》網站6日則報道稱,如果印度選擇蘇-57E隱身戰機,俄方計劃在未來的3-4年內交付20-30架,以滿足印度空軍的基本需求,然后再花3-4年時間,推動蘇-57E在印度的本土化生產,進而到2030年代初使印度空軍的隱身戰機數量達到60-70架的水平。
實事求是地說,蘇-57E是印度空軍邁進隱身化的最便捷途徑,一旦他們在未來數年內獲得5個中隊的蘇-57E,將會南亞上空的戰略平衡產生重大影響,正如印媒所言,“蘇-57E的到來將改變喜馬拉雅山的現狀”。另外對巴基斯坦而言,蘇-57E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