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為啥中餐沒有西餐那種儀式感?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說什么古代,就幾十年前普通家庭教育孩子的餐桌禮儀現(xiàn)在的人都做不到! 食不言、長輩沒開動不許動筷、吃飯不能吧嘰嘴、喝湯不能發(fā)出聲音、吃菜只能吃面前能夠到的、不能起身夾遠處的菜、別人給你夾菜要雙手捧碗接、不能吸嘬筷子、更不能在菜盤里翻揀,飯吃多少添多少不能剩下不吃,掉桌上的飯粒要撿起吃掉,吃飯不能端著碗要放在桌上左手撐碗,吃完飯不能把筷子放碗上,先吃完的不打招乎不能下桌…稍有不對輕則被大人瞪眼警告重則就一雙筷子刷過來了(被敲打)!
這么說吧,中餐要是講究起來,你都得懷疑自己配不配參與
因為西方沒什么好吃的,只能通過吃飯來搞社交。中國美食太多了,大家都在大塊朵頤,哪有搞什么心思搞儀式感。麻煩!太累!
講究?儀式感?咱就說請柬 首先請柬要怎么寫,寫給誰然后家里哪個人去送,幾點送,送到誰手里,怎么送過去(我們這邊喪事送請柬進門要磕頭,婆娘二家門口要放炮)。收到請柬的人應該怎么回,那都是事情
刀叉那是先秦時代的了,叉子要分成二頭的,三頭的,四頭的,五頭的。刀子要分大的小的鋸齒的平口的,連勺子都得分直把的,彎把的,木頭的青銅的。西方弄個不銹鋼裝大尾巴狼。它們的歷史和飲食的匱乏造成了他們所謂的“儀式感”
八涼八熱一湯兩主食,要有雞要有魚,什么菜用碟什么用盤什么用碗,每個人面前要備齊骨碟湯碗湯勺筷子酒杯,上齊四涼菜才能舉杯,先涼后熱最后上魚,喝完酒才上湯上主食。
不是沒有儀式感,是大家的經濟條件不足以體驗中餐的儀式感。都說東北菜物美價廉,但很少有人知道東北可以吃到正宗滿漢全席,3000元一人起。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也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qū)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