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蔭公園晨霧里,張寶林的晨跑軌跡書寫著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19歲的他帶著夢想踏上長春土地,迎接他的是零下30℃的極寒。
初入建筑行業,他從搬磚、抹灰等重活干起,卻在工余時間研讀建筑圖紙。
面對旁人輕視,他以“吃虧是福”回應,5年時間成為長春知名建筑勞務分包商。承建華僑外國語學院工地時,發現墻面抹灰誤差超標準,毅然決定敲毀重建。
“寧可損失十萬元,不能丟掉十年功”,此舉為企業贏得“質量過硬”的口碑。在東北師大學生活動中心工地,發現模板拼縫2mm,堅持更高標準重新施工。嚴苛的質量要求,讓項目成為“沈哈長”三省樣板觀摩工程金獎第一名。
他推行“有功者賞,有能者官”機制,為農民工開設夜校,資助員工考證。許多伴隨他20多年的“老將”,都是當年被破格提拔的基層員工。1998年洪災、2008年汶川地震,他累計捐資超千萬元,盡顯擔當。
2020年新冠疫情危急時刻,他籌措并捐贈價值150萬元的“救命”物資。在多所高校設立百萬助學金,點亮數百寒門學子的求學之路。
情系桑梓,他為家鄉陡崗的扶貧事業捐贈300萬元,鋪就希望之路。
2008年,他投資2.8億元建設萬佳新城,還捐贈1000萬元改造家鄉道路。
在歐洲考察時萌發宏大構想,打造九燁·鼎觀世界,立志提升孝感人居水平。親率團隊赴歐洲多國考察,提煉百余個建筑細節,苛求施工品質。
九燁·鼎觀世界自面市即熱銷,成為孝感當之無愧的頂流人居地標。
楚風樓餐飲公司不僅是美食窗口,更是湖北游子在北國的“心靈驛站”。
每逢九月,楚風樓連續三日登報邀請湖北籍務工者免費用餐,撫慰鄉愁。他代購車票、扶助困難家庭,用共情系住無數異鄉漂泊者的心。
晨跑不僅是體能管理,更是企業經營隱喻,跑掉浮躁,跑出耐力。從異鄉漂泊者到家鄉建設者,他用30年印證匠心和情懷的力量。
他說“企業家的價值在于用行動點亮多少人的生活”,踐行大愛無疆。
在孝南發展版圖上,他的故事是民營企業家精神的生動鏡像。建筑會老去,但匠心永遠年輕;財富會流轉,但情懷永遠傳承。
這是張寶林獻給時代的答卷,更是初心堅守的最好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