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加拉瓜衛生部代表團一行來到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觀了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和中醫館,圍繞慢性病管理、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及中醫藥文化傳承展開深度互動。
社區半數患者接受中醫藥服務
據介紹,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年門診量達52萬人次,其中半數患者接受中醫藥服務。依托與龍華醫院的中醫醫聯體合作,已有7位知名專家定期到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帶教,有效提升了社區中醫服務能力。
自2023年8月啟用以來,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已為超1.2萬居民提供精準化服務。其中,社區醫師借助AI語音隨訪亭、中醫體質辨識儀等智能設備,結合舌象、脈象等傳統中醫診斷方法,為居民提供個性化健康方案。尼方專家現場體驗后,紛紛為傳統醫學與數字技術的有效結合點贊。
在二樓,230平方米的中醫館布局了中醫兒科、中醫脾胃、骨關節炎、頸肩腰腿痛等7個特色專科專病。中醫兒科區域設計充滿了童趣,診室外還設置了“兒童涂鴉感恩墻”,供候診的孩子寫寫畫畫。
3個優勢病種領銜社區中醫發展
記者了解到,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8年成立中醫兒科,由海派徐氏兒科療法的傳承人龍華醫院姜之炎教授指導,學科帶頭人由副主任醫師尹現杰領銜,目前已形成兒童鼻炎、腺樣體肥大、慢性咳嗽等3個中醫優勢病種特色,吸引眾多患者跨區域就診。2023年底,顓橋中醫兒科獲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病專科(社區)能力建設項目。
此外,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小針刀結合中藥熱奄包防治骨關節炎”入選上海市社區中醫特色診療服務品牌;“海派兒科通竅方聯合推拿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獲上海市社區中醫藥適宜技術項目驗收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中醫藥進校園”“四季養生香療”等活動推動文化傳播,與尼方“自然醫藥”理念不謀而合。尼方參訪團表示,上海社區醫院的中醫藥服務不僅技術成熟,更形成了全民參與的健康生態,為尼方提供了寶貴范本。
記者:陳美玲
供稿:區衛生健康委
初審:岳順順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