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爭輝,江鼓鏗鏗激虎躍;球心聚力,蘇潮滾滾助龍騰。”伴著居高不下的氣溫,今夏最火比賽“蘇超”的熱度也在不斷攀升。江蘇省文聯主席、江蘇省當代藝術創作研究會會長章劍華剛剛結束了第十五屆江蘇書展的活動,就馬不停蹄趕回南京,為“揮毫助威·楹聯進蘇超”活動創作書法作品。他用自己擅長的草書寫下這副由江蘇省楹聯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魏艷鳴撰寫的“蘇超”綜合聯,揮毫行云流水、動中有靜,兼具簡古與舒展之美,字里行間既彰顯出深厚的傳統功底,又體現獨特的現代審美創新。
“書法有法,書道有道。”在章劍華看來,傳承和發展書法藝術,是廣大文藝工作者重要的文化使命,所以,當他接到書寫“蘇超”楹聯的邀請時便立刻答應了。
章劍華認為,“中國書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瑰寶和文化標識,也是中國精神的典型象征。它既具有實用性、藝術性和獨特性的自身特征,又具有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共同特征,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
綜合聯:足底爭輝,江鼓鏗鏗激虎躍;球心聚力,蘇潮滾滾助龍騰。
章劍華 書 魏艷鳴 撰
提及近期大熱的“蘇超”,章劍華也有獨到見解。他認為,江蘇地域文化豐富多元,“吳韻漢風”勾勒出其獨特的文化輪廓。蘇南的吳文化溫婉秀麗,充滿詩意與浪漫;蘇北的漢文化雄渾大氣,彰顯著豪邁與堅韌。不同地域的球隊在比賽中體現出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江蘇是唯一同時擁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水文化是江蘇文化的重要底色,塑造出“剛柔相濟”的獨特文化氣質。“蘇超”綠茵場上運動員們的奮勇拼搏,展現出如江水奔騰般的剛勁力量,他們為了勝利全力以赴,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放棄的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恰似長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流入海的氣勢。
“‘蘇超’的意義大大超出了其本身,它帶動文旅產業,促進大眾消費和經濟發展。同時,它更具有文化意義。它是傳統文化與時代文化相融合的產物,體現了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為社會增添了正能量和新活力。此次江南時報社承辦‘揮毫助威·楹聯進蘇超’活動,是為‘蘇超’再添一把文化之‘火’,在為‘蘇超’助力助威的同時賦予其更深刻的意義。”章劍華說。
江南時報記者 徐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