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謝曉麗
清晨五點左右,當第一縷陽光穿過東昌湖的薄霧,聊城便在這溫柔的水波中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這里是山東省聊城市,一座被運河浸潤的千年古城,既有歷史的厚重,又有青春的活力,而今正以全新的姿態詮釋著聊城“煙火人間”的現代內涵。
老街新生:
千年古城遇上青春力量
在聊城東昌府區,有一條不足1公里長的米市街,承載著聊城的百年歷史記憶。如今,在城市更新與文化保護的浪潮中,米市街經歷改造提升,讓青磚黛瓦重拾筋骨;同時引入年輕血液——手作工坊、花藝茶社、網紅餐廳等10余種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生長。歷史與潮流的碰撞中,米市老街褪去暮氣,成了青年創業者的“造夢空間”。
米市街曾匯聚了皮鞋廠、家具廠等國有老企業和老民房,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第二批歷史建筑中有15處在米市街上。近年來,聊城著眼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城市形象提升,委托專業力量對米市街進行改造提升,在保護街區真實性、完整性和生活功能延續性的基礎上,對歷史建筑進行建檔、掛牌、維護修繕和活化利用,最大限度發揮其使用價值。
而今,漫步米市街,手工作坊內,琳瑯滿目的特色工藝品,展現著聊城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網紅餐廳內,食客們大快朵頤,品嘗著融合各地風味的美食;花藝茶社內,茶的香氣與輕柔音樂,年輕人坐在窗邊,品茶賞花,享受愜意時光……
三毛的店主理人俞哲說,米市街這條街給人的感覺本來就很放松,在之前生活壓力大的時候,也會到這條街走一走。她售賣的商品價格都不高,購買起來沒有壓力,開了這個小店后,她每天都會見形形色色的人,和五湖四海的人見面,一起坐下來聊聊天,情緒價值給得很足。
顧鄉平野:
一杯咖啡里的詩與遠方
穿過古色古香的米市街,來到充滿希望的顧鄉平野鄉村振興示范區。
在時代的浪潮中,鄉村正成為一片充滿希望的創業熱土。聊城高新區顧官屯鎮興隆村的顧鄉咖啡館宛如一顆璀璨的新星,成為眾人矚目的熱門話題。這家由店主劉洋精心打造的咖啡館,宛如一陣春風,為寧靜的鄉村帶來了全新的活力,更為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在農村創業點亮了一盞明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顧鄉咖啡館的誕生,飽含著創業者劉洋對農村那份深沉而熾熱的情結。劉洋出生在農村,農村的土地孕育了他,也賦予了他對這片土地特殊的情感。當他踏入聊城高新區顧官屯鎮興隆村時,瞬間就被這里的一切深深吸引。
他也深知,農村的特色就是最大的吸引力。通過他的鏡頭,村子里金黃的麥浪、碩果累累的果園、熱鬧非凡的鄉村廟會等場景一一呈現在大家眼前,吸引了眾多游客紛至沓來。
隨著客流量的不斷增加,最初的一個民宿院子漸漸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劉洋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變化,果斷地又新增了兩處民宿。“我計劃通過線上宣傳和線下銷售相結合的方式,把本地的農產品推廣出去,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品嘗到小時候的味道,感受到鄉村的獨特魅力。”劉洋說。
樸實善良的村民們對劉洋的創業給予了大力支持。從最初對咖啡這種陌生飲品的好奇和質疑,到如今主動熱情地為游客指路、詳細介紹民宿,村民們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顧鄉咖啡館的成功更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堅實后盾,政府部門一直致力于為創業者提供便利和支持。劉洋作為鎮上的“共富合伙人”,他在創業成功的同時,也帶動了鄉村振興的發展,為村里注入了新活力。在為劉洋辦理執照的時候,鎮上開通了綠色通道,讓他能快速合法地開展業務。在運營過程中,遇到維修和協調等問題,鎮上工作人員也會第一時間幫忙解決。同時,聊城高新區顧官屯鎮積極爭取人才政策、水電優惠等支持,就是希望能助力創業者在鄉村實現夢想。
顧鄉平野片區作為鄉村振興示范區,充分發揮近郊和平野的優勢,整合旅游、文化和農產品資源,打造了豐富多樣的業態,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舌尖上的聊城:
夜市里的城市溫度
華燈初上,聊城城區的幾處夜市開始熱鬧起來了。鱗次櫛比的攤位,香氣四溢的炸串、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升騰的熱氣與歡笑交織,勾勒出一幅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畫卷。
在聊城開發區,久和夜市作為最大的夜間市場,“煙火氣”十足。該夜市有500余處攤位,是聊城市占地面積最大、攤位數量最多且不收取任何攤位費、管理費的夜市集群。每當夜晚來臨,逛夜市成為周邊群眾最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在這里,天南地北的美食一應俱全。這里有擺攤15年的肉夾饃、烤冷面、韭菜合子、火爆魷魚、網紅壽司……“我從小就在這里長大,夜市上東西不貴,忙碌一天到這里放松下感覺很開心。”
鐵塔夜市可謂是聊城夜市圈的頂流。在這里,市民可以品嘗來自天南地北的美食。“下班后最愿意帶著孩子和家人來這里逛一逛,心里很放松,可以釋放下壓力。”“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市井氣息,有生活的味道,這才是我們普通百姓的生活”……采訪中,不少市民紛紛表示水城“夜生活”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近年來,聊城夜間經濟日趨繁榮,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的夜間消費需求,激發了新一輪消費升級潛力。
書香滿城:
文化空間的多元生長
以書香浸潤城市氣質,以閱讀點亮精神燈塔。從古色古香的海源閣到現代智慧的聊城圖書館,從繁華市井的閱讀活動到鄉村田野的“田園閱讀”,書香成為了聊城必不可少的“味道”。
聊城市圖書館新館自開館以來,迅速成為市民的“文化客廳”。聊城市圖書館是一所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綜合性現代化圖書館,整體建筑五層,閱覽座席約1200個,館藏量60多萬冊,充分滿足不同讀者的要求。每逢寒暑假,這里便成了學生們遨游知識海洋的最佳去處。
在開發區城市書房里,一場以讀書為主題的活動正在開展。這里環境優雅,藏書豐富,從經典名著到暢銷佳作,從社科人文到自然科學,海量書籍任你挑選。舒適的閱讀空間,柔和的燈光,安靜的氛圍,打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市民李女士每周都會帶孩子來這里:“離家步行只要10分鐘,特別方便。”
近年來,聊城積極探索“圖書館+”服務分點模式,合理規劃分點布局,延伸服務效能。通過“政府+社會”共建模式,打造“圖書館+社區”“圖書館+民宿”“圖書館+景點”“圖書館+書店”及舊廠房改造等新路徑,塑造“書香聊城”品牌。現已建成77家海源書房,包括13家鄉村書房,建設縣級圖書館7個,圖書館分館68個、服務分點24個,與東昌府區檔案館、聊城市檔案館、聊城市人民檢察院等7個單位達成共建共享協議,配送圖書12000多冊,更換圖書1000多冊,高唐縣圖書館“田園夜讀”品牌項目被文化和旅游部遴選為基層公共閱讀服務推廣項目。“15分鐘閱讀圈”逐步完善。
從古籍保護到數字閱讀,從城市書房到鄉村書屋,聊城正以書香涵養城市氣質。
夜幕降臨,東昌湖畔的燈光次第亮起。波光粼粼的東昌湖,倒映著古城墻與現代樓宇的身影。在這里,千年文脈與青春活力交織,市井煙火與創新激情共存,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新的故事正在不斷書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