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除了有個人抱負,也為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同道人而寫。”《少年李的煩惱》入選“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前不久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推出。“天才詩人李商隱與他的命運迷宮”新書分享會現場,作者馬鳴謙期待同道人越來越多,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古典文學,感受古詩詞穿越時空的魅力,與古人對話,與歷史相望。
李商隱的詩“深情綿邈,綺麗精工”,又多用隱語,令一代代讀者和學人忍不住一探究竟?!渡倌昀畹臒馈纷鳛橐徊恳岳钌屉[為主角的傳記式小說,講述詩人生平重要事件,融入詩人生命經驗,進而印證、解讀其部分詩歌,破解他幽深內心的輾轉思量。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薄兑褂昙谋薄愤@首詩內含的時間模式啟發了《少年李的煩惱》構思,因此馬鳴謙同樣采取時間回環結構,用六個類似短篇加以連綴,后以李商隱好友的證言作為收尾,以回望詩人人生。與此同時,書中義山與宋華陽、王氏、張懿仙三位女性的互動,構成小說基本內核,在這些關系中,作者細致演繹出晚唐大詩人靈敏且豐盈的心理世界。
馬鳴謙在創作伊始,從北京師范大學王向遠教授《中國題材日本文學史》中發現,中國歷史題材被他國大量運用,而本土歷史書寫仍然有限,為此他閱讀國內外歷史小說進行參考,如魯迅《故事新編》、施蟄存、馮至歷史題材創作以及短篇集《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小說選》等。同時大量收集與李商隱相關資料素材,吸納古典文學諸位前輩學術成果,著手編成《創作資料集》。從朦朧詩文多義解讀,到歷史小說創作前期準備,再到中國古典文學當代傳承,小說借李商隱的情感生活與創作經歷,也著力捕捉與當下讀者的情感共振點。
文史作家張向榮談起面向大眾的歷史寫作,強調對于典章制度、文物建筑的考據必要性,書寫者要將現代小說與歷史小說相結合,創造出真正意義上面向現代人的嚴謹扎實小說。“什么是現代性?它怎么體現在古代人里面?難度非常大,因史料很少記錄古人心理描寫,但這恰恰是我們作為現代人閱讀文學作品時希望跟它產生接觸、形成共鳴的點?!?/p>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杜曉勤教授推薦了有助于了解李商隱的經典選本與論文推薦,供讀者參考。“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文學精神在當代的延續。如何打破古今隔閡,讓傳統文化熏染當代讀者身心,是一項復雜又崇高的工作?!毖巯?,短視頻影視劇舞臺劇等多元方式傳播古典文化,“借助多種多樣媒介,是生于互聯網時代的便利之處,但最終要回歸文本,領悟古典文學真正妙處。歸根結底要重新抱樸歸真,直面文本,理解作品,理解生命。”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談到李商隱在詩歌史上重要地位,并引出了其人其詩的難解,“他的命運和詩作就像一座迷宮,充滿了復雜難解的謎團。深厚綿長的古典文化,是對生命豐厚的滋養,提供堅實的精神支撐。親近自己的文化文本,會帶給我們作為中國人獨有的沉甸甸生命感受?!?/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