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通俗?通俗基本釋義指內容淺顯易懂且符合大眾接受水平。對于藝術來說通俗其實就是通過簡化,達到大眾都能夠接受的程度。比如通俗音樂,就是通過對作曲、作詞、編曲、演唱、欣賞等各個層面的簡化,吸引大眾共鳴,推動流行,擴大商業利益。
通俗的首要目的是商業化,藝術性要退居其次,市場決定發展方向,拓展受眾群體的目的本身就不是為了做慈善,所以當一門藝術趨向通俗,意味著它要賺取普通百姓的錢了。
對于很多藝術來說,高雅如登山,通俗如泄洪,登山需要持續付出努力和心血,但是一旦開始泄洪就難以勢不可擋。
不過書法的通俗化必然會遭遇很大的阻力,因為書法與其他藝術有著本質區別,書法從未有過俗的經驗和基礎,書法也很難從百姓手里賺到錢。
能夠通俗的藝術必然要雅俗共賞,但是能夠做到雅俗共賞的藝術都源自俗,而后才被抬高成雅,通俗只是回歸本質。
書法則不然,書法與文化緊密相連,古代文化普及度不高,對于老百姓來說,識字尚且需要付費,學習書法更是奢談。
書法在古代始終都是權貴圈子的雅趣,并不屬于普通百姓,書法審美也是皇權統治的目標,普通百姓沒有獨立的審美權,所以書法一直是高雅藝術,從未通俗,不可能雅俗共賞。
書法的高雅性在于其超高的專業門檻,無論是創作者還是欣賞者,都需要進行系統的專業學習才能夠觸及書法藝術的大門。
書法藝術不同于寫字,不能簡單的復制效仿,要崇尚個性和藝術性。當今個別書家還在用館閣審美誤導大眾,可見僅僅依靠臨帖是很難真正進入書法藝術的大門的。
書法曾經的實用性讓人們非常容易忽略其藝術性,但是書法正是從日常書寫中發現、總結并展示藝術美的結果,藝術性是書法追求的核心,藝術修養不足的人永遠都只能是書法的門外漢。
當今中國進入民主開放的時代,任何人都有能力學習書法,有權利評價書法,看似書法已經走向大眾。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停留在館閣審美的低級層面上,根本無法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書法,這樣的現實注定書法離通俗還很遠。
書法的高雅性還在于拒絕媚俗,書法家要永遠站在比民眾審美更高的點上思考創作,這樣才能夠通過作品帶給人們獨特的思考。
保持一定的審美差異是書法藝術價值的體現,這個審美差異就是雅和俗之間的距離,它的存在讓書法難以通俗。
張旭光先生曾說過:“如果我的書法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我認為是失敗的,我的書法應該只能得到少數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的人和理解我書法理念的人的認可。”
這并非張旭光先生的個見,已經成為當今書壇的一個共識,也符合書法藝術發展的規律,藝術不脫俗還有什么意義。
市場決定了發展方向,時至今日,民眾也不是書法藝術的受眾群體,能有幾個普通百姓愿意高價購買一幅名家書法掛在家里?書法的受眾始終是資本圈和藝術圈。
所以書法發展即便要迎合市場,也要符合那些肯付費的資本和藝術團體的要求,這些團體會收藏一幅毫無個性的世俗作品嗎?
書法的高雅性也是得到廣泛接受的,很多民眾可能會為一部無腦的商業爽片埋單,卻不會選擇一幅廉價的江湖體書法掛在家里,掛在家里的書法作品一定是他認為高雅的,能夠撐起自身文化顏面的作品。從這一點來看,其實民眾也是拒絕書法通俗的。
所以渴望書法通俗大概率只是一場空,還不如努力讓自己雅更為實在,提升自我永遠都是發展的唯一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