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到底要學什么?有的人認為是筆法、字法、章法,這些當然必然要學的內容,但是這些是學書的終極目標嗎?除了這些還能夠從老師、前人那里學到什么?書法自古被認為是一種修心養性的方式,這就注定學習書法不能局限在技法層面。
曾翔先生作為當今書壇最具個性的書家,他的書法備受爭議,但是他書法理念帶給人們的思考不應該被忽視,也不應該被曲解。
書法是什么?書法肯定不是祖先留存下來的古董,供在那里不可褻玩,書法是可以發展,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藝術形式。
文字是什么?文字也不是圖騰,文字只是表意的抽象符號,是文化展現的載體,是抒發情感的工具。
當一些人痛罵曾翔先生顛覆傳統,褻瀆文字的時候,他們應該是對書法、文字產生了偏執的信仰。
如果傳統不可顛覆,那么我們可能還在膜拜皇權。如果文字不可戲玩,那么就不應該存在印刷體這種沒有靈魂的東西。何況怎樣的藝術加工會比一句謾罵更褻瀆文字。
不可否認的是曾翔先生的書法藝術很難得到廣泛認可,但是這并不是可以謾罵、攻擊他的理由,書法終究要用藝術的眼光去看待,濫用道德棍棒只能讓藝術逐漸干涸。
今天網絡對曾翔先生的撻伐,不免讓人想到特殊時代,當任何人都可以肆無忌憚的釋放惡,甚至以惡為榮的時候,藝術真的要被扼殺殆盡了。
然而,當今社會是一個充分民主、自由的時代,民眾擁有獨立的審美權,有獨立的評價權,書法家也有獨立的創作權。
曾翔先生無懼外界的苛責,本身就是在捍衛自己獨立的創作權,敢于捍衛自己的創作權,堅守自己的藝術理念就是每一個學書者必須要要做到的。
北周名家趙文淵書名盛極一時,當時幾乎所有重要的碑文都必由其書寫,滿朝上下皆學其書,可謂當時的書壇領袖,然而當王褒入關以后,帶來了新的書風,眾人皆轉學王褒,輕慢文淵。
“文淵慚恨,形于言色。后知好尚難反,亦攻習褒書,然竟無所成,轉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
趙文淵就是典型的沒有堅持自我的案例,藝術家不能堅持自我必然會遭遇失敗。然而堅持自我并不是僅僅固執就可以的,是需要具備很大勇氣的。
當今輿論對曾翔先生謾罵、攻擊激烈,然而曾翔先生始終不為所動,反倒將這些謾罵轉化為創作動力,這種樂觀精神也是每一個學書者必需具備的。
然而曾翔先生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他顛覆傳統的信念和決心。不要以為顛覆傳統就是任性胡來,對藝術傳統的顛覆首先要通熟傳統,而后才能知道那些傳統已經落后,需要被更新。
曾翔先生曾深耕傳統書法而有所的,他對傳統書法的理解和認知是深刻的,所以他對傳統的顛覆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時代的發展已經不再崇尚墨守陳規,但是內心當中的循規蹈矩讓很多人難有突破,曾翔先生就是那個帶領人們突破束縛的人。
曾翔先生一直鼓勵學生要勇敢的寫,就是要讓他們勇于塑造自己,不受陳規束縛,這種理念不僅僅適用于書法,更是當今各行各業都應具備的革新精神。
人們總是苦于自己不敢逾越,卻樂于他人按部就班,對曾翔先生這種叛逆行為自然充滿厭惡,人性使然,幸好曾翔先生敢于堅持自己,不為所動。
對于學書者來說,即便不喜歡曾翔先生的書法創作,但是也應該認真思考曾翔先生的藝術理念,他的理念代表著藝術發展的必然規律,只有遵循這個規律,才有可能學有所成,不荒廢時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