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在中國傳統藝術中,詩文、書法、繪畫與印章常常不分家。歷代有成就的大藝術家,往往詩、書、畫、印皆精,如王維、蘇軾。書畫本同源,只不過在發展過程中分流,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門類。如今,許多對傳統意境有所追求的藝術家也在努力達到“詩書畫印”四全,青年藝術家懷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書畫界嘉賓觀展
7月12日,“游于藝——懷馥詩書畫印作品巡展”成都站在四川福寶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懷馥的國畫、詩詞、書法、篆刻作品160余件。是繼北京八一美術館、山東省文化館、深圳天空美術館后的第四站。本次集中展出的作品多為新作,時代性特征突出,代表新時代新氣象,是懷馥創作生涯的又一次總結和新的起點。
展覽現場懷馥作品
懷馥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廣東,深受嶺南祠堂文化影響,自幼好習傳統,以古為師,精研古典詩詞格律,創作上以古體詩、格律詞為主;在書法研習創作時,上承古風,立足傳統,追求正大氣象的書法風格,注重線條的表現形式,強調書寫性和文化性,近階段發軔于秦簡牘書、漢篆碑刻等書學方向,著力于對厚重樸茂的追尋,細致而敏感地發掘、發揮其線條的轉化之功,并能夠與繪畫創作相融合。
展覽現場懷馥作品
懷馥以詩滋潤書、畫、印的藝術精神,融哲思畫理于生活情趣。他的作品有著清晰的傳承脈絡和時代特點,花鳥作品一類以水墨為主略淡彩,追求宋元莊重閑逸的格調;一類則是色彩濃郁,具有富麗堂皇的明清宮廷意味。書法作品學古尚奇有清俊跌宕之姿,與畫面情景交融、妙趣橫生。篆刻作品宗秦漢古風,汲取近人王福庵、趙之謙、陳巨來等諸家精華,線條雅逸爽暢,空間布白自然順和。其格律詩體聲韻節律隱含煉句之功,與他追求的“雕琢見自然”的整體風格相映成趣。
展覽現場懷馥作品
本次展覽以“游于藝”為主題,寓意著藝術家懷馥在詩、書、畫、印四大藝術領域中的自由穿梭與深刻探索。懷馥以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巧妙融合,創作出了一幅幅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作品。
展覽現場懷馥作品
懷馥認為,當下藝術提倡傳承與創新,但是許多人太注重創新,導致傳承不太夠。他提到的傳承是全方面的,而不是蜻蜓點水,“傳統的東西學滿了,溢出來那部分才是創新。如果傳統都學到半桶水的話,這種創新我覺得就沒有更高的價值了?!痹诒敬巍坝斡谒嚒钡难舱棺髌分校覀兡芸吹綉佯鞒袆撔掠^點的展示。
青年藝術家懷馥,原名李建鋒,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2017至今創作大型主題性作品,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美展,獲獎入選十余次。2019年以優異成績入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其中重要主題性創作分別三次在中國美術館獲獎展出,作品《粵港早晨·精工筑夢》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本次展覽展至7月21日。
(圖據主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