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虹《高爾夫大師》出版人(特約)、中國百佳球場評選執委、美國《Golf Digest》全球百佳球場評委、高爾夫頻道《高談闊論》節目特約評論員。
我有個朋友是個球瘋子,在一次汽車事故中,他受了外傷,他爬出汽車后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從后備箱里抽出一支球桿揮了揮,然后興高采烈地說:不影響打球......
幾乎所有的高頻次中年業余高粉兒都被運動損傷困擾過,因傷不能打球或打不好球簡直是我們最大的噩夢。我身邊的朋友因為這種恐懼有不少戒了足球籃球滑雪等容易受傷的激烈對抗或危險性較高的運動。我最近的痛苦之源是右臂肘關節。長達幾個月的康復治療中,我做了許多嘗試,針灸理療外敷......最后鎖定了我常駐的京滬兩地的兩家康復機構,并在治療過程中和兩家機構的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北京有工作室的美國Rebound團隊認證康復師鄭澤坤說,常見的高爾夫運動損傷大類分為兩種,業余高粉兒經常抱怨的“手痛“”手腕痛“”脖子不舒服“”肘關節痛“”腰痛”等一般都是軟組織損傷。而職業選手或小單差業余高手更多的傷病是肌肉勞損痛和小關節錯位,比如膝蓋、手肘、腰椎和頸椎。
鄭澤坤認為軟組織損傷基本上都發生在練習場,因為業余球員會有很多“打深“”打薄”的情況,練習場的打擊墊很難把我們奮力一擊的動量全部吸收,反作用力只能由我們的手掌、手腕或手肘吸收,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軟組織損傷。我們常說的“網球肘”和“高爾夫肘”就是由于長時間局部大力沖擊和震動導致的“肱骨外上髁炎”和“肱骨內上髁炎”。
腰傷也是高粉兒的心頭大患,老虎和老米也不能幸免。上海最大的運動損傷康復連鎖機構“優復醫療”的創始人醫學博士孫曉怡說,研究表明脊椎的L4到L5是高爾夫相關腰部損傷中最常見的部位。下腰痛影響著各個年齡和不同水平的高粉兒,發病率占所有高爾夫相關損傷的18.2%-54%。高爾夫是一種非對稱反關節運動,損傷可能為肌肉拉傷、椎間盤突出、椎體及椎弓峽部應力性骨折、脊椎前移、小關節病變等。
孫曉怡和鄭澤坤都認為,腰傷最大的根源是站姿有誤。正確站姿是“屈髖”,對應的錯誤站姿是“彎腰”,錯誤站姿導致腰部形成一個彎曲狀態,整個下腰部肌群(腰方肌、豎脊肌、髂腰肌)都屬于拉長狀態,這時候再去旋轉發力,可能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果是職業球員和中年高頻次業余球員,“腰痛”更多的就是肌肉勞損了,他們通常會有遠超常人的訓練量。在訓練后如果沒有充分的拉伸放松,肌肉松解,一定會有肌肉勞損的累積。肌肉勞損是不可逆損傷,所以要盡量避免。
除了腰痛,就是長年累月的揮桿,總會有一些小關節發生錯位,這通常發生在膝蓋、頸椎、胸椎、骶髂,錯位的幅度不大,不影響平時的工作生活和坐臥立走,但會嚴重影響你制造一張漂亮記分卡的能力。比如困擾老虎職業生涯20多年的膝傷,根據右手球員發力順序,右腿外側半月板磨損概率增大,內側半月板撕裂概率增大。而左腿因為在做收桿動作時需要保持伸直甚至超伸狀態,所以十字交叉韌帶容易產生松弛或撕裂。
孫曉怡說:“上醫治未病。”既然知道高爾夫運動損傷的成因,預防性訓練永遠是最重要的。針對腰部,要做一些基本的核心穩定性訓練,運動前提高肩胛骨、軀干、髖部周邊肌肉的靈活性并激活相關穩定肌群。運動后要做大肌群的放松,避免過度緊張,這些都可以很好地降低損傷風險。至于膝、肘、肩、腕、頸等關節的損傷錯位,在高爾夫運動中幾乎難以避免,除了一定要堅持做到運動前的拉伸熱身和運動后的牽引放松外,還更多涉及到科學的康復治療方式。
鄭澤坤說,如果是發力模式導致的運動損傷,就通過訓練來糾正發力模式。如果是軟組織損傷,就進行物理治療,比如“加壓”,“超聲波”、“拮抗松弛”......可以達到軟組織放松和止痛的目的,能快速恢復運動表現能力,也沒什么風險。
如果是傷筋動骨的重度長期運動損傷,恐怕你只能求助優復醫療的孫曉怡了,他們有全套世界最先進最昂貴的骨科康復醫療設備,包括模擬太空艙的AlterG反重力跑臺。許多中外職業運動員都找他們療傷和做康復訓練。不只是高爾夫,幾乎是所有運動傷害都已被涵蓋。
我試過鄭澤坤的“加壓”“拮抗松弛“”筋膜刀”,也試過孫曉怡的“超聲波”“低頻電刺激”,并都注冊成為長期付費會員。他們能快速減輕我的疼痛,也大大消除了我害怕打不了球打不好球的焦慮。
更多相關內容請訂閱《高爾夫大師》7月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