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廣西天氣炎熱且降雨頻繁,這種氣候條件為病菌滋生和傳播創造了“溫床”,各種傳染病也隨之活躍起來。廣西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提醒大家要特別留意以下幾種疾病,做好預防措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食源性疾病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氣溫的升高為細菌增殖提供了有利條件,食物容易腐爛變質,各類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在夏季進入高發期。
預防措施
1.注意用餐衛生。外出就餐時,選擇正規、衛生環境良好的餐館。在家加工食材時,嚴格做到生、熟分開,食物要煮熟煮透,推廣使用公勺公筷。生吃的蔬果要洗凈,不喝生水。
圖片由AI生成
2.注意個人手衛生。飯前便后,處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裝前后,接觸寵物以及處理垃圾之后,都要勤洗手。
3.做好清潔消毒。餐具和廚具要用安全的流動水沖洗、晾干,并經常進行高溫蒸煮消毒。保持廚房環境清潔。
4.不采不食。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不飲用自制藥酒。
二、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發,通過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流行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夏秋季為高發期。其主要癥狀包括發熱、皮疹、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我區已進入蚊媒活躍期,存在輸入病例引發本地傳播的風險。
預防措施
1.防蚊叮咬。在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電蚊拍、電熱蚊香液等防蚊滅蚊用品。戶外活動時,盡量穿著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在裸露皮膚處涂抹驅蚊劑。避免在“花斑蚊”出沒頻繁的時段(上午7時至10時,下午4時至7時),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圖片由AI生成
2.清除蚊蟲孳生地。及時清理住家及周圍積水,翻盆倒罐,定期更換家庭貯水容器中的水,并徹底清洗容器內壁。小區、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定期組織人員噴灑藥物滅殺成蚊,在不可清除積水區域投放滅蚊蚴劑。
3.及時就醫。前往東南亞、南美洲等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回后,要做好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盡量避免外出,防止蚊蟲叮咬,并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如實向醫生告知旅行史或居住史。
三、呼吸道傳染病
近期我區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雖然已轉入下降態勢,但仍存在一定的傳播風險,公眾需堅持做好個人防護。
預防措施
1.打疫苗。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按相關接種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
圖片由AI生成
2.加強個人防護。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相對封閉的公共場所;身處人員密集且通風欠佳的場所,如商場、地鐵等,規范佩戴口罩;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患者。
3.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接觸臟東西后要洗手,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注重咳嗽禮儀,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掩口鼻,用過的紙巾及時丟棄至垃圾桶,避免用手直接捂住口鼻,防止飛沫噴濺污染周圍環境與他人。
四、洪澇災害相關衛生問題
廣西已進入汛期,可能會發生洪澇及其次生、衍生災害,這將增加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傳播風險。
預防措施
1.飲水安全。不喝生水,飲用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裝水的器具必須保持干凈,并經常倒空清洗。如果自來水水管或水龍頭被污染,退水后應充分清洗管路,并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水龍頭表面。
圖片由AI生成
2.飲食安全。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產品。
3.環境清理與消毒。對室內外環境進行徹底清理,遵循先清理、后消毒、再回遷的原則。
五、高溫中暑
7月進入高溫時節,戶外作業人員如環衛工人、快遞員、建筑工人等,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
預防措施
1.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在露天或高溫環境下工作,應加強通風降溫,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進行戶外作業。
2.加強健康監測。一旦出現中暑癥狀,如頭暈、頭痛、多汗、四肢無力或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應及時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平臥休息,給予其飲用含鹽清涼飲料。如果中暑癥狀較為嚴重,出現昏迷、高熱、脫水等,應立即送往醫院就醫。
3.特殊人群防護。嬰幼兒、老年人、孕婦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在中午高溫時段外出。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如佩戴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等。
來源:廣西疾控
編輯:梁湘宇
審核:李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