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湖南一位考生小凱(化名),在今年的高考中考了575分,結果卻被父母掃地出門。
從分數上說,575分并不算少,因為湖南省物理類的本科線是405分,小凱超出了170分之多。
這個成績考985可能夠嗆,但考一個211或者普通雙一流,還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是普通孩子考出這樣的成績,家長肯定高興得不得了,正在張羅著辦升學宴呢。
但小凱不一樣,他畢業于著名的長郡中學,成績曾經是學校的前100名,這樣的排名在長郡中學很有希望沖擊清北,就算考不上清北,考一個上游的985也毫無問題。
只是,小凱在高一畢業的時候非要買手機,并表示買了手機以后會更努力學習,還寫了保證書。
但他并未說到做到,買了手機之后的他“(讀書)想上就上,晚自習想溜就溜,早自習基本在廁所”,結果成績一落千丈,最終只考了575分。
小凱的父母很生氣,給了小凱三條出路:
一是在家里就遵守家里的規矩;
二是在本地縣城自己找一個正規點的工作,包吃包住的,打一下工;
三是如果覺得工資低就去長沙找工作,可以資助其路費。
然后,更換了家里密碼鎖的密碼,將小凱關在了門外。
02
網友的觀點呈兩極分化,有人覺得小凱父母做得很對,有人則覺得他們做得過分。
當然,網友的觀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是兩代人觀念不能調和。
小凱說,他會羨慕別人的父母,因為自己的父母“非常的封建傳統,他們覺得就是只要沒有按照他們的來,觸犯了他們那種可能就是所謂的那種父母的威嚴”,然后就用極端的方式逼他就范。
而小凱的父母則認為,小凱“真的沒有一點悔改之心”。
如果小凱不知悔改,仍然沉迷手機,顯然復讀無用,上大學也不會有出息。
所以,只好出此下策。
03
其實一次高考的失利,真的說明不了什么。
尤其對于小凱這種高智商的孩子來說,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取得所謂的成功并不難。
他在天天玩手機的情況還能考575分,只要他稍微努力一下,就能達到父母“考上985”的要求。
就算他不復讀,選擇去上大學,然后在大學里開始努力也來得及。
將來考研,考到985院校甚至考到清北,都有可能。
可以說,只要小凱按照父母要求的路去走,前途還是一片光明。
這次的高考失利,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但如果小凱不聽父母的話呢?
甚至,他真的一賭氣離開家到社會上闖蕩呢?
他的未來將充滿未知,這也是讓我們最擔心的。
04
忽然想起了著名鋼琴家郎郎小時候練琴的故事。
當時,郎郎和父親在北京“北漂”練琴。
郎郎的父親非常鐵腕,對郎郎的要求非常嚴格。
甚至有一次,他把郎郎拎到11樓的天臺上,要求他要么好好練琴,要么跳樓。
那場景,想想就讓人后怕。
如果郎郎真的跳了,就沒有了后來那位成功的鋼琴家,只會在網絡上出現有一條“天才少年不堪虎爸逼迫跳樓身亡”的社會新聞。
當然,郎郎并沒有跳,他繼續刻苦練琴,最終他成長的故事也成了教育成功的典范。
小凱的現狀也有點類似,如果小凱從此幡然悔悟,或者復讀考上了好學校,或者上大學再去逆襲,一定會成為浪子回頭的事跡被大家推崇。
但如果他拒絕和父母妥協,離開家之后沒有混出點名堂甚至出事,那么他父母的做法就會成為負面典型。
有時候,教育真的就是一場賭博,極端的手段可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也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
05
從宏觀上講,小凱的父母將兒子掃地門出,仍然屬于教育的范疇。
他們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教育手段,讓小凱接受社會的毒打,知道學習機會的可貴,然后再去努力讀書。
但這樣的手段好還是不好,真的說不定。
對于教育,郭德綱有一個比喻很形象:一個猴兒一個拴法。
自己家的“猴兒”該怎么拴,可能自己最了解,其他人只是吃瓜群眾。
只是希望,這件事最終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注:文章題圖由豆包AI生成。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當當、京東、天貓等平臺熱賣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