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古幼新;通訊員:朱培超 鄭博源)商超設立12315維權服務站,將消費糾紛調解前置,確保消費者投訴最快得到處置;福利院建立食物中毒應急預案,推動食品安全防線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為老人筑牢安全屏障。7月8日,在武漢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江夏區市場監管局舉辦的第七場“市場監管所開放日”活動中,受邀的網紅大V和市民代表走進榮獲省、市、區多項榮譽的“湖北省四星市場監督管理所”——古驛市場監管所,實地觀摩了上述創新實踐。
在江夏中百廣場店,客流如織,店內顯眼的“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牌匾引人注目。該店創新推行“不滿意退貨”和“服務投訴獎”機制——消費者對商品不滿意可無理由退貨,對服務不滿且投訴屬實的,經核實可獲得100元獎勵。店長肖志芳介紹,通過調解前置,90%以上的投訴能在店內高效解決;僅涉及產品成分等專業疑難問題時,市場監管部門快速介入處置。目前,江夏區已規范提升此類維權站51個,中百廣場站作為典型代表,有效降低了消費者的維權成本。
同樣體現“監管關口前移”理念的,是江夏區社會福利院。在福利院就餐大廳,墻上張貼著詳盡的食物中毒應急預案,涵蓋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流程?!暗靡嬗陬A防措施到位,這套預案從未啟動過”,該院行政主任曾志紅解釋道。古驛市場監管所通過常態化檢查與專項治理相結合,對食堂人員資質、食材供應鏈、加工環境等實施全鏈條管控,并指導院方建立應急預案,成功將食品安全防線前置到“事前預防”。
古驛市場監管所侍海峰介紹,福利院嚴格落實“明廚亮灶”和自查機制,為老人飲食安全構筑了堅固防線。
“讓投訴最快處置,讓風險提前化解。”參與觀摩的網紅大V和市民代表紛紛表示,從商場的維權站到福利院的食堂,本次開放日活動生動展示了基層市場監管的創新實踐,讓公眾近距離感受到“主動服務”替代“被動監管”的治理變革,為武漢市場監管體系現代化提供了鮮活范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