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短小精悍的作品被改編成30多集的大型連續(xù)劇,的確是有些牽強,因此才要給胡商蘇諒加入一些成語梗,給李善徳的妻子安排一個早逝的結(jié)局,并同時安排進一個小舅子鄭平安的身份。
鄭平安去嶺南做內(nèi)應扳倒右相楊國忠和李善徳從嶺南往長安輸送鮮荔枝,雙線并行,才能讓這部劇看起來豐富,充實一些。
至于為什么偏要寫死李善徳的妻子,我在上一文中也做了分析,我覺得這一改編從劇情上來講,也算是恰到好處。
至于鄭平安等其他角色的加入,并不影響整部小說的底色,官場也罷,職場也好,亦或是生活之中,人性和現(xiàn)實從不會因為朝代的更迭而消弭或改善。
鄭平安圓滑世故,深諳官場人性之道,并有很清醒的認知。但他作為長安的陪酒侍郎,家道中落后,從前的好友對他嗤之以鼻,極盡羞辱。雖然日子比李善德過得好一些,可也是底層的一個小人物,被輕視,被碾壓,被折辱。
但他搖身一變成了馬歸云,成了拿著兵符的右相使者,在嶺南的待遇便完全不同了。
說到底,李善德也好,鄭平安也罷,都在強化一個主題:人際關系本質(zhì)上是價值交換。
有句話說: “言語壓君子,衣冠鎮(zhèn)小人,先敬羅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后敬魂。”
你的談吐優(yōu)雅,氣度不凡,自然能夠讓人對你的話信服,你的衣著得體,便能震懾那些比較庸俗、以貌取人的人 。
人類相處本身就是利己原則,實際價值以及情緒價值都算是一種能力,你能提供給別人哪一種,自然能吸引哪一種人與你交好。
所謂的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別人對你不友好,不一定是你真的不好,更可能是覺得你沒有價值。
李善徳一副老實人的形象,對任何人都沒有危害性,他踏實肯干,工作務實,愛崗敬業(yè)。對內(nèi),愛妻,愛女,顧家,精打細算,也沒脾氣。
他能力強,明算科的佼佼者,凡是與算學相關的,他都可以稱得上是十拿九穩(wěn)。
他從不占人便宜,不諂媚,不欺凌弱小。
無論怎么瞧,他都是一個十足的大好人,但他自從接下荔枝使的差使,這一路上遇到的阻礙一個接一個,沒有人因為他是一個好人而對他另眼相待。
他真正的轉(zhuǎn)機,是來自他有了“價值”。
他自從接了這荔枝使的職責,長安朝廷也不管,嶺南經(jīng)略也不問,只有這老胡商和那個小峒女給予了實質(zhì)性的幫助。
他正要吐露感激,老胡商慢條斯理道:“這邊小老代你看著,保證一只鴿子也錯不過。先生喝完湯,還是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吧,畢竟是敕封的荔枝使,經(jīng)略府那邊總不好太冷落。”
李善德的笑意僵在臉上,原來老胡商是來討債的。他為了這個試驗,貸了一筆巨款,現(xiàn)在得付出代價了。果然是生意場上無親人啊……他抹抹嘴,起身道:“有勞蘇老,我去去就回。”
蘇諒之所以對李善德友好,初期是看中了他手里得通關文牒,中期是發(fā)現(xiàn)了李善德的運算能力,許多新鮮的方式對他的生意頗有裨益,后期雖然有一分情誼在,但更多的是想借助李善德打通和長安的關節(jié),從此走出嶺南。
說到底,還是為了這樁生意。
于是,李善德“人微言輕”在楊國忠那里沒能替蘇諒說上話,二人起了嫌隙后,一拍兩散,說到底也是利盡而散。
李善德為給家人留個后路,一直想方設法的想把房貸還上。
他受盡冷眼和譏諷。
可這一切突然有一天就變了。
他終于研究出了成功轉(zhuǎn)運荔枝的方法,并接受朋友的建議“和光同塵,花花轎子眾人抬”,將此方獻給了楊國忠。
再得了楊國忠的授權后,從前的債主一改從前的冷眼,竟破例的主動將債務清了。
先有些發(fā)懵,后來終于想明白了。住持親見楊國忠賜了自己銀牌的,自然要略作示好。兩百貫對百姓來說,是一世積蓄,對招福寺來說,只是做一次人情的成本罷了。
這一夜,李善德抱著銀牌,一直沒睡著。他終于體會到,權勢的力量竟是這等巨大。
別人對你的態(tài)度,往往只是你自身價值的鏡像反映。這或許就是荔枝里的深刻人生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