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農村調研中發現,農村里有的人四五十歲就去世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有一次,我在一個村莊上調研,村莊上的一個大嬸告訴我,村莊上去年一個54歲的男人去世了,今年有一個49歲的男人去世了,54歲的男人是肝癌晚期,49歲的男人是骨癌晚期。
聽完大嬸的話后我問,他們為什么不提前治療,肝癌前期和骨癌前期都是有癥狀的。大嬸長嘆了一口氣說,那個54歲的男人生的是兒子,他在城里為兒子買了商品房,又為兒子操辦婚事,欠下了幾十萬元的外債,有小病都是硬扛,后來實在扛不住了,才去鎮上的醫院治療,鎮上的醫院里的醫生檢查了他的身體后對他說,你趕緊去市里的大醫院治療,他到了市里的大醫院治療后,檢查的結果是肝癌晚期了。那個49歲的男人兒子大學畢業后,談了對象,對象要求他在城里買商品房,結果49歲的男人借錢給兒子在城里買了商品房,49歲的男人的情況和54歲的男人的情況差不多,小病不治療,是硬扛,實在扛不住的時候才去醫院,結果檢查后發現是骨癌晚期。
最后,大嬸對我說,要是54歲的男人和49歲的男人有足夠的錢的話,那么他們患上小病后就會去醫院治療,就算不能完全康復,也不會那么快去世。
聽完大嬸的話后,我深有同感,現在農村里的一些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又沒有技術,他們的收入只能是種田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入,我們都知道,種田的收入是少得可憐的,像他們這種農民外出打工,也只能出賣勞動力,工資也不會高。正是因為他們的收入少,所以他們為了省錢,有了小病后不去治療,總是硬扛,結果時間長了,演變成大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