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何曉陽 歲翼超/文圖
七月的南陽,熱浪如潮。直逼 34℃的高溫炙烤著大地,當市民紛紛躲進陰涼處避暑時,一群身著橙色工裝的環衛工人卻始終堅守在街頭巷尾,用汗水為城市梳洗打扮,成為烈日下最動人的風景。
7月5日午后,驕陽似火,地表溫度已遠超氣溫。在宛城區醫圣祠街與仲景路沿線,記者看到環衛工人們正頂著烈日作業:他們手持掃帚彎腰清掃,將主次干道的落葉、紙屑等零星垃圾一一收進簸箕;隨身攜帶的大容量水壺里,涼茶水早已被曬得溫熱,卻仍是抵御酷暑的“標配”。
“一般早上四五點鐘就要上路,因為夏天的垃圾容易變質變味,我們要及時清理,確保路面干凈,在這么熱的天,我們秉承著‘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精神,確保道路干凈整潔,增強市民的幸福指數。”宛城區環衛服務中心清掃二組王曙輝說。
隨著新鮮瓜果的陸續上市和夏季溫度的不斷升高,生活垃圾日產生量不斷攀升,垃圾腐爛速度加快,要及時清掃、清運,以降低腐爛程度,減少異味。在仲景北路上的一座垃圾中轉站外,記者看到,垃圾轉運車正在傾倒從各個小區收集轉運來的生活垃圾。站內的工作人員頂著高溫天氣,持續不斷地清掃轉運過程中掉落的垃圾、清洗地面、掃灑除臭,對于一些平常容易被忽視的隱蔽區域,如設備底部、墻角縫隙等衛生死角也不放過,通過手動清理和借助小型工具等方式,將衛生死角的污垢徹底清除。確保中轉站及周邊環境的衛生安全,從源頭上減少異味和病菌滋生。
此外,針對夏季高溫、多蚊蠅的特點,市區內公廁配備了消殺藥品、滅蚊劑等物品,并規范消殺流程,合理用藥,確保安全。最大限度減少蚊蠅滋生,為市民創造舒適的如廁環境。
熱浪持續,奮戰不息。面對高溫“烤”驗,宛城區環衛中心通過科學調度作業時間、強化機械清掃與人工保潔協同、加密重點區域沖洗頻次等綜合措施,全力保障一線環衛工人作業環境,用汗水繪就城市潔凈畫卷。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