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云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行政建置可追溯至秦漢時期。在云安民間,流傳著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說,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為深入挖掘云安區故事傳說,進一步增強云安區的歷史文化內涵,提升云安區的知名度、美譽度、辨識度,賦能文旅產業繁榮發展,云安區融媒體中心、云安區作家協會聯合推出《云安傳說》專欄,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云扶祖廟與走馬崗的傳說
陳冬瓜,花名“大冬瓜”,出生在云霧山下一個小村莊。陳冬瓜家中有兄弟姐妹十一人,他排行第十,所以又稱“十叔公”。陳冬瓜從小浪跡江湖,其中以學得一門變身術最為厲害,能飛檐走壁,騰云駕霧。不久,身懷絕技的陳冬瓜回到家鄉富林,一幫游手好閑的酒肉朋友紛紛投靠他門下,很快便形成一個魚肉鄉里的土匪團伙。
陳璘帶兵進駐富林后,陳冬瓜自知不敵,便迅速逃離到今廟角坑村一帶觀察動靜。陳璘多次帶兵圍剿,陳冬瓜憑借自己熟悉復雜地形的優勢,不斷變換法術,一時高山,一時河流,一時聲東擊西,一時云霧繚繞,搞得陳璘士兵個個如誤入迷宮,前不能進,后不能退,多次無功而返。雅氏夫人恨在眼前,急在心上,苦思冥想,終于想到一條妙計。
陳冬瓜設計迷惑陳璘軍隊(圖片由AI生成)
今高二村委三家村屋背后,有座幾十米高的小山丘,原名長龍崗,面積20多畝。只見崗頂一馬平川,四周樹木茂盛,鳥語花香。每天早晨,天剛蒙蒙亮,雅氏夫人就獨自一人,騎著駿馬,時而穿上戰袍,策馬揚鞭,時而只穿薄如蟬翼緊身衣,英姿颯爽。陳冬瓜幾次藏匿在密林深處偷窺。雅氏夫人真是氣質非凡,云髻峨峨,丹唇修眉,翩若驚鴻,貌似天仙。陳冬瓜垂涎三尺,一時淫心頓起,顧不了一切,直沖下山,欲擒雅氏夫人做壓寨夫人。
雅氏夫人長龍崗誘敵(圖片由AI生成)
此時埋伏多時的明軍將士一擁而上,趁機包圍過來,陳冬瓜見勢不妙,便拼命飛跑。陳璘聞訊,迅速拿出岳父大人雅德相贈的傳家寶、八十余斤重的桃木寶劍變著法術直追,陳冬瓜跑到哪里,桃木寶劍的方向就指向哪里。當陳冬瓜飛奔到廟角坑半山一個叫大社(今屬富林社區)的地方時,已經上氣不接下氣走不動了,眼看就要被擒。陳冬瓜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塊大石頭。陳璘帶兵追趕,只見桃木寶劍繞著石頭團團轉,就是不見陳冬瓜,便就地休息,坐在陳冬瓜化身的大石頭上吸煙,煙灰掉在石眼上,燙出了兩個大洞,令陳冬瓜痛不欲生,從此無法復明,也無法現身,只能做一塊大石頭。
陳璘智斗陳冬瓜(圖片由AI生成)
后來,有仙人指點,說陳冬瓜百年后會復活,便將陳冬瓜化身的大石頭推向山下。陳冬瓜掙扎中滾落山腳的地方,當地百姓就地建起了一座廟,叫云扶祖廟,一方面鎮住大冬瓜不讓他復活,另一方面紀念陳璘剿賊有功。而今,當地周邊民眾于每年正月十六,舉行云扶祖廟炮會。陳冬瓜化身的大石頭依然存放在祖廟一角。當年雅氏夫人跑馬的山崗命名為“走馬崗”,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云扶祖廟(圖片來源:富林鎮政府)
來源丨云安區作家協會
收集整理丨彭土生
一審丨陳海杏
二審丨鐘燕華
三審丨葉志鋒
創文:
覺得不錯,請點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