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入伏時間是有講究的,這也是每年入伏時間不固定所帶來的美妙之處。我們都知道,入伏說明三伏天正式進入。而三伏天也可能是多雨的年景,天氣比較涼爽的。這不老話說“淋了伏王,伏伏有雨”,可見,這樣的三伏天不熱,反而很涼爽了。當然,也有的三伏天可能見不到降雨天氣,那就是這一年高溫暑熱最兇險的時候了,我們可要做好防暑準備了,千萬要調整外出干農活的時間。不要在高溫天氣中去冒著中暑的風險去蠻 干。農活今天不干,還可以明天去干,并且,現在并不是農忙時節,對于不急的農活,我們盡量不要選擇高溫的時候去干,身體健康要緊。
針對入伏時間的不同說法,我們老祖宗早就預兆出來了三伏天是涼快還是酷熱的。這里有句老話說“入伏逢單,伏里蓋棉;入伏逢雙,熱死老牛”,你知道說的是啥意思嗎?
入伏時間每年都不一樣,并且相距很大。最短的與最長的入伏時間相差十天。而這個十天就是一個庚日的時間。
我們知道,夏至三庚入伏。如果說夏至日當天便是庚日,那么,夏至二十天見三庚便入伏。如果說夏至前一天是庚日,也就是夏至是下一個庚日的第一天,那么,到夏至第十天便是一庚,而夏至三庚便是在三十天之后了。可見,每年的入伏時間真的不同,并且相差還很大。一般來說,入伏時間在7月10號前后,到7月20號這期間了。
當然,上面說到的是陽歷結合干支日來說的。但是老祖宗還有以農歷年時間來說的,而農歷時間按照單日和雙日的不同,也會是有不同說法預兆的。
“入伏逢單,伏里蓋棉”
這句農諺說的是如果入伏當天的時間,以農歷日子來看,是逢單數日子。而單數是指的一三五七九這樣的日子。
根據老祖宗的世代總結,認為入伏逢單日子,預兆的是三伏天的時候將會是雨水比較多,同時也會帶來氣溫下降,連續陰雨天氣之后,人們晚上睡覺可能還要蓋棉被了。當然,這種說法多少帶有一點夸張,但是也說明了這不符合三伏天的這么涼爽的天氣。
對于人們的體感來說,真的希望是晚上蓋棉被是因為天氣變涼,而不是開著空調制冷蓋被子。
“入伏逢雙,熱死老牛”
這里說的是如果入伏當天的時間是逢雙數日子,預兆的是三伏天會是有非常炎熱的天氣。而人們習慣性把熱死牛這樣的情況說成是酷熱難耐的天氣。因此,在酷熱的三伏天,我們還要給牛降溫的,比如不要放在外面暴曬,要牽到樹蔭通風的地方。如果是水牛的話,要放在水塘里游泳降溫。
今年入伏在哪?
今年入伏具體時間是在7月20號,農歷是六月二十六,這個日子是入伏逢雙的,預兆今年三伏天可能有些地方將會是高溫酷熱的。
綜上所述,入伏單雙不同,預兆的炎熱程度也不一樣的。不過,我們也要知道,農諺說法不能作為準確預測三伏天炎熱涼爽的,只能當參考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