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
很多家長和孩子
都喜歡去博物館轉一轉
然而要預約和購買
一些熱門博物館的門票
卻并不容易
01
門票“手慢無”?
“秒光”背后有玄機
有人會守著放票時間,第一時間點擊搶票,但還是會發現,門票已經秒光。這時就只能嘆息自己的網速比別人慢,手速也不夠快。但是除了這些,會不會還有其他原因讓人搶不到票呢?前不久,上海靜安檢察機關就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搶票團伙利用技術手段侵入某博物館購票系統,搶票后高價出售。
2024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上海一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對官方售票小程序進行技術巡查時發現,每天早上的開票時間一到,一分鐘內門票就會被搶購一空。這樣的異常情況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 胡俊君:每天早上9點,會放出一定的票量來,但是往常的時候可能并不會發生這種一分鐘內所有的票都被搶光。從這個現象來看跟往常是不一樣的,還有一個異常點是在第三方平臺上發現有門票在出售,但其實這個博物館跟第三方平臺沒有相關的合作。
- 門票加講解 第三方平臺翻倍售票

這家博物館的成人票售價30元、老年票25元、學生票12元,70歲以上老人、6歲以下以及身高一米三以下兒童免票,也就是說一張門票最高也就是30元。而第三方平臺上的門票,是一家旅行社出售的,具體是參加研學團,以門票加講解服務的方式出售,一張票的售價在200元到300元不等,是官方最高門票價格的7到10倍。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 胡俊君:對于一個家庭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去,也就是兩大一小,即便按照成人票購買也是不足100塊錢,就能夠入館參觀。但是因為買不到門票,只能轉向黃牛,或者是本案的犯罪團伙旅行社等等購買門票,需要支付的成本就要達到600余元甚至上千元才能入館參觀。
- 博物館報警 警方端掉搶票團伙

一方面是官方票被秒光,另一方面是網絡平臺上在出售高價票。針對這些異常情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向警方報了案,警方循線追蹤,于2024年12月在福建廈門抓獲了搶票團伙人員金某、蘭某、何某等人,同時對涉案的上海某旅行社經營者趙某、張某等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 利用博物館購票小程序漏洞 屢屢得手

經查,犯罪嫌疑人金某是這個搶票團伙的組織者,在此之前,他就曾從事演唱會門票、熱門球鞋、手辦的搶購、倒手生意,并以此為生。2023年,他發現上海某博物館的門票很搶手,于是便產生了搶票后在網絡平臺上出售的想法。
在交易過程中,金某結識了買家張某,張某在上海從事旅行社生意,他向金某提出,能否批量提供該博物館的門票。隨后金某找來自己的同學蘭某等人成立工作室,專門進行搶票活動。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屢屢得手,則是因為金某發現的博物館購票小程序上的漏洞。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助理 許文杰:本來比如說不可以購買的日期,但他通過修改手機系統時間的方式,讓系統誤認為已經到了時間,所以本來不可以選擇灰色方框就變成了黑色方框,到正式放票的節點,別人可能還在填信息的時候,他就可以直接進行搶購了,相當于先人一步完成了這些信息的填錄。
- 購票系統漏洞被堵后 改變作案手法

沒過多久,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發現了這個漏洞,并及時升級了購票系統,金某的這種修改手機時間搶票的方法就無法使用了。為了能繼續搶票牟利,金某購買了一款由代碼文件和抓包軟件組成的外掛搶票軟件,用來搶票。
胡俊君表示,這種搶票軟件的技術原理是它能夠攔截并且篡改搶票票務系統里的一個數據響應規則,也就是說對于票務響應規則里面需要在特定日期才能夠進行搶票的,它通過攔截計算機信息系統里響應的數據,就能夠實現沒有到時間點強制將其轉換成可以購票的狀態。
正是有了這款外掛搶票軟件,金某的搶票團伙可以在開票時間之前就能填寫購票信息,等開票時間一到,第一時間搶票。
02
大量招募“搶手”
與旅行社合作更加緊密
利用搶票外掛軟件,金某工作室的所謂業務量迅速提升。為此他還大量招募“搶手”,與旅行社的合作也更加緊密起來。
據查,2023年8月起,犯罪嫌疑人金某的搶票團伙通過外掛軟件,開始批量為涉案的上海某旅行社提供某博物館的門票。
具體流程是旅行社在網上接到游客的訂單后,將游客的姓名、身份證等購票消息,發送給金某。金某將這些信息按照5人一組的方式整理成電子表格,之后金某在搶手微信群,向搶手提供外掛軟件,分發搶票任務。
按照博物館購票規則,一個微信號可以購買5張門票,為了在單位時間里搶到更多的票。金某招募發展了數百名搶手,其中一個搶手微信群,成員數量達到微信群人數的上限500人。
據了解,搶手從金某處領到搶票任務后,需要自己先墊付購票錢款,購票成功,旅行社向金某結算錢款后,金某再向搶手發放墊付的購票款和傭金。整個搶票和交易過程中,金某不需要投入資金,就能獲得利潤。
胡俊君介紹道,金某是以統一價出售給旅行社,也就是按照50~70元的每張門票的價格出售給旅行社,每張票能夠獲利20余元到30余元。對于搶手來說,他需要墊付門票的成本,然后每張票給他10元左右的利潤,由金某結算給他們。
- 組織“搶手”用外掛軟件搶票9000余張

經查,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期間,犯罪嫌疑人金某、蘭某等人組織數百名“搶手”,使用外掛軟件,累計搶購上海某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9000余張。
到2024年的時候,他們的業務量激增。在2024年暑假到十一黃金周被被害單位發現。在這段僅僅兩個多月時間里面,他們的票每天就達一兩百張的需求量。而且這僅僅是從在案證據固定到的搶票業務量。從銀行的交易流水來看,他們跟旅行社的結算金額有44萬余元,如果扣除門票成本,他們的獲利也有20余萬元。
- 門票被旅行社包裝成旅行團產品 高價出售

就這樣,原本一張最高30元的門票,金某團伙用搶票軟件搶購,以50到70元一張賣給旅行社,旅行社用門票加講解的方式包裝成200到300元一個人的旅行團產品,以原票價的7到10倍加價出售給游客。
03
組織“搶手”用外掛搶票 涉及哪項罪名
在對案件進行梳理分析,厘清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模式、人員分工后,檢察機關認為,犯罪嫌疑人金某等人利用外掛軟件搶票,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獲取數據,他們的行為已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檢察機關認為,犯罪嫌疑人金某等人組織“搶手”通過外掛搶票軟件,侵入博物館官方購票系統,在非正常預約時間內提前進入預約頁面,輸入購票信息進而實施搶票,該行為屬于非法避開購票系統的時間限制,提前獲取網絡平臺操作權限并超越授權時間訪問修改信息,其搶票成功后獲得的入館參觀二維碼,系利用搶票軟件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處理、傳輸的數據,其行為已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所規定的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 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被公訴

2025年5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對搶票團伙組織者金某、蘭某以及主要搶手何某提起公訴。旅行社經營者趙某、張某等涉案人員正在進一步處理之中。
辦案檢察官表示,搶票團伙利用外掛軟件,侵入博物館購票系統搶票的違法行為,使得通過正常方式購票游客無法買到票,不得不購買高價票,損害了游客的利益,更破壞了公共文化資源的公平性。
- 完善預約購票規則 保障游客購票公平性

在辦案過程中,檢察官對案件中暴露的博物館售票系統有待改進等問題,從社會治理的角度出發,與博物館、公安機關、行政管理部門等多方溝通協調,完善預約購票規則,加大黃牛搶票線索移交,保障游客購票和文化資源共享的公平性。
這起案件中,搶票團伙能搶到票的核心,是利用外掛軟件侵入購票系統,提前填寫了購票信息,開票時間一到,就能完成搶票。案發后,針對這一關鍵點博物館對購票規則進行了優化,開票前半小時,所有購票者都可以進入購票小程序提前填寫購票信息。此外,實行分時段進一步優化預約購票流程。
檢察機關也提醒廣大游客:通過正規渠道預約門票,共同維護良好的參觀秩序,一旦發現黃牛出售高價票的現象,及時向博物館等文化場所反映。
04
文化共享地
不能成“黃牛”放牧場
黃牛技術搶票,為何屢禁不絕?除了高額利潤誘惑,違法成本低也是原因之一。在本案中,檢察機關將黃牛搶票行為定性為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根據刑法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將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傳遞出一個信號,這種搶票行為,構成犯罪,做黃牛被抓,不是罰款、行政拘留就行了,是有可能坐牢的。
對于技術搶票,必須豎起法律高壓線,直擊黃牛痛處,不要讓博物館這樣的文化共享地成為花高價才能去的黃牛放牧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