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精神,響應“打造一批‘大思政課’品牌”號召,集中呈現小學數學情感目標達成的實踐成果,7月1日至2日,由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瑤海區教育體育局承辦的“共情共研共創:小學數學情感目標達成的探索與實踐成果展示活動”在馬崗小學南區舉行。全國名師華應龍等眾多教育界領導、專家及合肥市9個縣市區的600多名小學數學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數學學科情感目標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新路徑。
課例展示
活動中,課例以“三維情感目標內涵”為引領,通過創設不同的真實情境,推動數學知識與情感目標深度融合,實現了情感育人的目標。如《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以戰士故事串聯溫差計算,讓學生在運算中感受愛國精神;《楊振寧教我們學數學》借科學家歸國故事講解“位置與方向”,傳遞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數說中國大運河》依托運河歷史,引導學生感知數學歷史厚度,踐行“化錯”理念;《75%》從投籃命中率延伸至抗戰歷史數據,讓學生體會戰爭殘酷與和平珍貴;《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結合長征故事設計“青稞餅分配”問題,感悟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犧牲精神;《規矩探三角》通過動手試錯掌握三角形畫法,培育學生探究精神;《中國脊梁》以心算院士享年為引,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精神,筑牢文化自信。
瑤海區教育體育局教研室張桂芝作《扎根?生長?綻放》成果匯報,系統分享區域“共情—共研—共創”三環節教學機制路徑、“雙生學堂”課堂結構以及情感目標評價體系,介紹情感目標教學的教育共識和實踐生態,為各地提供了實踐范本。
成果匯報
專家們高度評價活動成果。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原副校長、“國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華應龍高度贊揚了情感融入教學提高了課堂實效。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級教師葉傳平強調團隊協作對情感目標落地的重要性,促進了數學價值認同與學科歸屬感。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級教師王勇鼓勵將經驗轉化為常態教學,培養了積極的學習情緒與態度。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評價中心主任、小學數學教研員李萍指出學生在共情中得到成長,在共研中樹立深厚的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員楊怡明確,情感融入課堂的實踐具有示范性,為一線教師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案例借鑒。
領導們熱烈祝賀團隊取得的成果。瑤海區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袁乃玉代表區教體局對小數團隊表示祝賀,他指出“化錯思想”為情感教育提供新視角,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和情感品質,形成了可推廣的區域經驗。瑤海區教育體育局黨委委員、督導室主任張玉玲對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教研共同體表示欣喜,鼓勵團隊不斷深化,推動區域小學數學教育邁上更高的臺階。
專家點評及領導總結
本次由合肥市教科院主辦的活動,通過豐富的課例展示、深度的經驗分享與熱烈的研討交流,呈現了小學數學情感目標達成的實踐成果,成功打造出全國數學學科思政教育可復制、可推廣的“合肥經驗”。這一成果歷經了12年的實踐探索,先后經歷了情感目標教學初步探索期、情感目標教學深化推廣期、情感目標教學融合創新期三個重要階段。活動不僅推動了合肥市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更在全國范圍內產生積極輻射影響,引領數學課堂朝著情感目標育人的方向大步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