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不是‘敵人’,無知才是!”
入夏以來,多地氣溫直沖40攝氏度,飆升到一個新高度。
為了打贏這場“酷暑攻堅戰”,許多老人又開始“各顯神通”。
“假節約”簡直太離譜,“蹭空調”竟然“蹭”出新高度。
社會上冒出的這三大“怪現象”,著實令人頭疼不已。
第一怪象:熱死也不開空調的老人
以往說“熱死人”是一種夸張,可今年的“熱死人”卻是一種寫實!
根據全國高溫預報顯示,廣東,河南,山東,等地區早就到了40度的高溫,而且還沒有降溫的趨勢。
這樣的溫度簡直能把人逼瘋!
但有一些老人就是死活不開空調,你問他熱嗎,他也熱,可是就心疼那點電費,舍不得開空調!
這不,最近湖北武漢一位70多歲的老人,家里有空調但舍不得開,每天靠扇子硬扛高溫。
家里人一問就是:沒事,我喜歡吹電扇,不用開空調費電。
結果,某天下午,一位大家獨自在家的時候,家里人有事給大爺打了好幾個電話都顯示未接,這一下可嚇壞家里人了,趕緊從往家里趕。
結果到家竟然發現大爺倒地不起,渾身發燙,時不時還抽搐,這是給熱暈了。
急急忙忙送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熱射病了。
你說能開空調解決的事兒非得把自己折騰進醫院,萬一真熱出個好歹來,你說這冤不冤?
不過也不能怪部分老人的“假節約”,也是因為這代人吃了太多苦,節約早就刻進了骨子。
但這也不得不說,有些老人就是嘴硬,嘴上說著不熱,但是一說去商場去飯店吹別人的空調,那可就來勁了。
第二大怪象:蹭空調成癮,餐廳遭殃。
家里的空調是舍不得吹,但是外面的空調我是能吹則吹。
7月5日,江西吉安一家華萊士快餐店里,有這樣一個怪象:上百位老人占滿座位,真正的顧客無處可坐。
商家硬著頭皮喊:要是閑聊的話就去外面聊。的確,總得給消費者騰地方不是?
除此之外,深圳一家超市里,也有同樣的遭遇。
有的老人光著膀子躺在地上,腳還翹在貨架上;有的老人隨地大小蹲,完全不顧別人。
這種行為雖然節省了電費,卻嚴重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將公共場合變成自己的私家后院了!
如果說之前都是大爺大媽喜歡這樣干,那今年可就完全不一樣,因為年輕人也開始加入“蹭涼大軍”了!
今年東北地區同樣高溫不斷,這還沒入伏天,氣溫就直逼40度,這可把東北大學生苦壞了。
要知道東北地區常年氣溫低,根本用不著空調,有的學校干脆省事直接不裝空調了。
而且東北地區寒冷,為了御寒,墻體還是加厚加固的,這就導致熱氣出不來,冷氣一點沒有。
很多學生反映,現在這宿舍跟蒸籠沒啥區別。于是大學生們就想到了好主意!
那就是“蹭空調”!學生們自發的跑到學校超市吹空調,不過溫度是降下來了,但是超市過道擠滿了人。
買東西的不買東西的都扎堆到一起,有的人圖涼快直接將購物車改成 “臨時床位”躺下了。
有人抱著課本坐在地上刷題,更有甚者直接把瑜伽墊鋪在過道,準備睡覺了!
還有學生湊錢去租旅館,但附近的商家嗅到了商機,看著學生們想吹空調直接坐地起價,房價足足翻了三倍,而且一房難求!
這么炎熱的天氣導致大家現在越來越不愿意走出空調屋,這就帶來了另一個怪象。
第三大怪象:旅游熱遇冷,酒店成 “避暑山莊”
往年暑期,三亞等熱門旅游景區總是人滿為患,可今年卻冷冷清清。
6 月氣溫飆升至 40℃后,這些熱門景區官方就不再發布旅游數據,景區空蕩蕩,酒店房間大量空置。
即使有人來,大多數也就是選擇在酒店躺著度假,根本不去景區閑逛。
畢竟出門就是“烤肉模式”,這不純屬花錢找罪受嗎?
那么從健康角度來說,我們如何應對這種高溫天氣呢?
科學避暑是關鍵
隨著高溫天氣持續,老年人使用空調尤其要注意,一定避免怕花錢的心理,別讓“假節約”害了命。
再者空調溫度設置在 26℃左右為宜,定期開窗通風,避免 “空調病”。
對于基礎設施不算太好的高校來說,應該加快空調安裝進度,借鑒青島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做法,讓學生們不再受高溫之苦。
而旅游業則需創新,推出更多室內活動和避暑項目,吸引游客。
如果不能長時間待在空調屋或者陰涼下的工作,那么這些工作者必須每 15 分鐘喝口水,以防缺水中暑,難受的時候喝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比冰水更救命!
總之,高溫天氣下,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無論是老年人的 “假節約”,還是蹭空調、旅游遇冷,都提醒我們:面對極端天氣,觀念要更新,措施要跟上。只有這樣,才能平安度過炎炎夏日,避免更多悲劇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