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戴上VR設備的徐匯區(qū)少先隊員們發(fā)出陣陣驚嘆。他們正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置身”于一個充滿未來感的虛擬地鐵站,近距離觀察車站結構的細節(jié),甚至模擬“觸碰”智能化設備。這是田林街道少工委攜手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開展的“六十載隧道薪火?紅領巾智繪未來”少先隊周末半日營活動現(xiàn)場,活動恰逢研究院成立60周年,一場城市科技探秘之旅就此啟程。
活動合影
當天,少先隊員們走進申隧設計大廈,零距離探尋城市地下交通的科技奧秘,感受工程師的智慧與匠心。上海隧道院的資深工程師為隊員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地鐵科普知識講座”。工程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豐富的圖片與工程案例,介紹了世界及上海地鐵的發(fā)展歷史、地鐵從無到有的建造過程,以及盾構機如何穿越復雜地層、地鐵線路如何精密規(guī)劃等知識。隊員們不僅學到了科技知識,更深刻體會到一代代建設者攻堅克難、服務城市的“隧道精神”。
工程師講授建造地鐵相關知識
最令隊員們興奮的環(huán)節(jié)是“地鐵車站BIM VR漫游體驗”。借助先進的VR設備,隊員們得以“走進”由建筑信息模型(BIM)構建的未來地鐵站。沉浸式的體驗讓“智慧地鐵”的抽象概念變得直觀可感,激發(fā)了他們對數(shù)字化技術賦能城市建設的興趣和想象。
體驗VR漫游地鐵
體驗VR漫游地鐵
“紅領巾議事會”圍繞“未來地鐵還能有哪些黑科技”和“還想了解什么關于地鐵的知識”兩大主題展開,隊員們結合講座所學和VR體驗,化身“小小地鐵設計師”展開熱烈討論。他們從自身出行體驗出發(fā),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諸如“增加更清晰的盲道指引系統(tǒng)”“設計更便捷的兒童友好車廂”等富有童真且頗具建設性的想法。現(xiàn)場聆聽的工程師們認真記錄,并對隊員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社會責任感表示贊賞。
互動環(huán)節(jié)
在此次周末半日營活動中,少先隊員們得以近距離了解支撐城市運轉的科技力量,在沉浸式學習中傳承“隧道精神”,在暢想與討論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作為田林街道深化區(qū)域化團建共建的生動實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xù)挖掘屬地優(yōu)質資源,加強與科研院所、企業(yè)園區(qū)等單位的聯(lián)動,通過陣地共享、活動共辦,打造“黨建+團建+隊建”融合發(fā)展的實踐平臺。未來計劃推出更多聚焦科技創(chuàng)新、人文素養(yǎng)、社會實踐的特色活動,構建“15分鐘少先隊實踐圈”,為少年兒童成長提供更廣闊的實踐舞臺。
記者:姚麗敏
圖片由田林街道提供
編輯:耿潔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