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情緒的時代:心理學不只是安慰,而是行動的科學

0
分享至


前不久我和青年作家、寧夏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劉大銘直播對談,一起聊了心理學對生活的意義,如何科學調節情緒、提升幸福感,怎么用積極心理學走出困難,也討論了拖延癥、專注力、AI對心理學的影響等現實話題。現在將對話精華整理如下:

本文約8200字,閱讀約需20分鐘

01劉大銘的勵志經歷

劉大銘:彭老師好,網友們好,我叫劉大銘,1994年出生,是一名90后。大家認識我可以通過幾個關鍵標簽。

首先,我是一名罕見病患者,因為基因突變,18歲以前經歷了9次骨折和11次手術。


第二個標簽是青年作家,高中時出版過《命運之上》,成為人民出版社年齡最小的簽約作者,這本書至今發行了50萬冊。

第三個標簽是青年學者,我本科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習心理學,是我國第一個坐在輪椅上在世界50強大學拿到學位的留學生。2021年起在寧夏理工學院擔任終身教授,同時也是政協委員。

最后,我也是創業者,和彭老師一樣有短視頻和直播賬號,向大家推廣心理學的圖書課程,我們也在籌備開發一個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詢助手。很高興認識大家。

彭凱平:謝謝大銘。每次和大銘在一起,都能感受到特別明顯的積極力量。我不知道該不該請你講講病情的嚴重程度,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如果方便的話,想請你再說說。

劉大銘:當然方便。這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罕見病,只能治療,不能治愈。臨床表現是骨骼非常脆弱,骨密度和生長都會受影響,所以我看起來比較瘦弱,關節和手也比較細。

我做過11次手術,其中兩次是大的。2011年做脊椎重建手術,當時幾乎沒有專家認為可行,我自己翻譯病例、寫方案、寫求救信投遞到全世界,最終在2012年,在歐洲做了一個長達10個半小時的手術,體內永久植入了16個螺釘和兩根鈦合金屬桿。是現代醫學給了我活下去的機會,才有今天與彭老師的對話。

彭凱平:這是非常勵志的故事。你的存在、工作和貢獻已經遠遠超出心理學范疇,對年輕人乃至所有成年人都有一種召喚。你這個病也叫“瓷娃娃”,因為骨骼特別脆弱。堅持到現在真的是一種積極的拼搏。

劉大銘:彭老師,您知道為什么叫“瓷娃娃”嗎?英文叫China Doll,China一方面代表中國,一方面代表瓷器,說明骨骼很脆,所以叫“瓷娃娃”。

非常感謝彭老師。在我的成長中,和您研究的積極心理學非常相關。我在知道這個概念之前,就用這樣的方式在生活。

如果沒有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支撐,我的生命走不到今天。除了治療,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和高等教育,而心理健康是我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前提。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彭凱平:我記得當時是俞敏洪老師推薦我認識你,之前真不知道你,他介紹后我就特別想和你聊聊。特別感動,現在我們已經是好朋友了。

02什么樣的課程值得學習?

劉大銘:正式開始對話前,我想推薦兩門彭老師的課程,這些內容都是他在清華多年教學和研究的結晶,用視頻錄播課的形式呈現。我覺得,一門課程值不值得學,主要看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科學性。課程是否基于科學研究,能否在大多數人身上驗證很重要。彭老師作為國內知名心理學家,科學性毋庸置疑。

第二是講師的可靠性。誰來講課同樣重要。由您來研發和講授,本身就很有說服力。現實中能聽到世界一流心理學家的課非常寶貴。目前在中國只有兩種方式能聽到這樣的課:要么是清華的學生,但本碩博錄取難度很大;要么通過網絡學習,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

第三是實用性。內容要和生活相關。《情緒心理學》這門課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很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他們的不幸福往往不是物質匱乏,而是情緒和精神的匱乏,所以更需要用科學方法舒緩情緒。

希望大家能感興趣,一起跟彭老師學習。第一門是《情緒心理學:給中國人的情緒指南》,第二門是《積極心理學:走出消極,感受幸福》。一門幫助大家科學處理情緒,一門幫助大家主動追求幸福。

彭凱平:謝謝你介紹我的課程。其實我們不光是出于個人需求去學情緒管理,這背后還有更大的時代意義。我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了“情緒時代”。

現在很多工作的價值,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讓人活得幸福、快樂、積極,而不僅僅是生存。我們的小康基本實現,脫貧也完成了,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已經是時代的要求。

還有一個特點是,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很多“動腦”或“動手”的事,但“動感情”的事還是要交給人來做。這也是為什么我講這門課程。謝謝大銘,介紹得特別好。

03彭凱平的時間管理

劉大銘:彭老師,我想請教一下,作為一位知名心理學家,又要兼顧在清華的教學和各種事務,您平常是如何分配時間的?能不能給大家一些關于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平衡生活與工作方面的建議?

彭凱平:這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首先我得承認,我做得不太好。要是做得好,今天的直播就不會這么簡陋了。但我盡量在各方面維持和諧和效率,我覺得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方法

第一個是——重點的工作重點做。每天我會給任務排個序:什么是必不可少的,什么可以慢慢來,什么可以拒絕。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做。像在清華,課程和任務必須排在第一位,這是職業操守。

第二是家庭。家庭很重要,家里的事情要做、應該做。

第三是身體。不能把身體搞垮。不要熬夜、不要拼命、不要委屈自己。所以我定了個原則:重要的事排第一,其他可以往后放。

還有一個原則是:能不能和別人一起做。盡量和別人合作,比如教學時,我會賦能給學生,讓他們也參與進來。我帶的研究生、博士生,我鼓勵他們做自己的課題,形成合作關系,而不是單純打工。我們社會不缺打工的人,缺的是有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的人

我是不熬夜的人,一般11點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再工作。我會按規律安排:學習、寫作、鍛煉。

總而言之就是身心合一,勞逸結合。注重優先順序。多采用合作方式。這是我自己的三條經驗。但我也得承認,有時顧此失彼,手忙腳亂,并沒有做到最理想的狀態。

劉大銘:通過您的分享,我理解到兩個重要點。第一,要明白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工作、家庭和健康。第二,要知道合作比單打獨斗更有力量。那是不是也意味著:當我們知道什么最重要時,也要明白哪些是不重要的,需要學會拒絕?

彭凱平:心理學里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價值觀。很多人把它理解成道德意識,其實更重要的是排序——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不重要。

李清照的先生曾留過一個提示:災難來臨時,你搶什么、帶什么,順序反映了你的優先級。先丟掉什么,最后舍不得丟什么,就能看出你最看重什么。這個排序就是你的價值觀。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自己:如果此刻在“泰坦尼克號”上,你會先丟掉什么?最后舍不得丟什么?這個簡單的心理學方法,其實很值得做一做

04當代人的心理困惑

劉大銘:彭老師,我還想請教一個問題:在您看來,當今中國社會,從年輕人到中老年人,最普遍、最需要心理學解答的困惑是什么?是焦慮、迷茫,還是親密關系?

彭凱平:在疫情期間我們做了心理熱線,后來發現,排名第一的問題就是情緒類問題,包括焦慮、人際沖突,這些都和情緒調節密切相關。

第二大問題是怎么和孩子相處,這和我們特別重視家庭、關注下一代有關。所以排序是:情緒困擾第一,其次是親子教育,第三是工作關系,第四才是親密關系

這和國外不太一樣,國外往往把戀愛關系放在第一位,因為他們覺得愛情是人生最重要的意義。而我們更重視孩子的成長。

中國人對夫妻關系的容忍度其實很高,很多人結婚后不太考慮質量,只要能忍就繼續在一起。但對孩子,我們要求更高,看得更重,也更容易焦慮。 這就是我們調查中呈現的基本情況,也反映了文化上的差異。

劉大銘:明白了,所以情緒問題排第一,其次是親子教育。

彭凱平:對。親子關系里,對孩子的期待與失望,以及“要不要管”的困惑,都是父母最焦慮的問題。

05如何做出更好的人生抉擇

劉大銘:很多人在面對職業、婚姻等重大選擇時,會感到壓力和不確定。心理學能提供怎樣的決策框架,幫助更好認識自己,減少后悔?

彭凱平:心理學有三個核心功能

第一,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我們往往活在他人的關注里,很多時候只看到“鏡像自我”,但他人的反饋常常帶有偏見——父母愛你會美化你,領導想利用你可能欺騙你。心理學用大數據和科學方法幫我們發現真實的自我,這就是“自我的心理學”。

第二,幫助我們看清他人和社。人對別人的理解常有“自我中心偏差”,覺得自己的優點別人少有,缺點大家都有。

比如,很多人覺得“社會上確實有很多渣男”,但只有科學研究才能告訴你婚內欺騙發生率有多少,壞人的比例大概多少。心理學就是幫我們看見冷靜甚至冷酷的真相,讓你別只活在浪漫的花園里

第三,心理學幫我們樹立理想狀態。積極心理學特別強調:知道不足和問題的同時,還要探索如何追求更好

這就像“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非常宏大,非常遠大。很多人嘲諷做不到,但哪怕做不到,也要向往、去學。幸福也一樣,不是說每天都能做到,而是你愿意靠近幸福

所以心理學的三大好處是:幫我們了解自己、看清他人和社會 、樹立并靠近理想的目標。

有了方向,人才有勁兒!

06幸福是遺傳的嗎?

劉大銘:對我來說,如果一直糾結為什么坐在輪椅上、經歷了那么多手術,我就沒心情去創造幸福。

積極心理學最大的影響就是:不沉溺于創傷,而是努力去創造幸福。很多創傷沒法輕易消除,比如罕見病患者等到病好了才能快樂,那可能一輩子都沒法快樂。所以關鍵是擁有積極情緒和尋找幸福的能力。

那彭老師,您是怎么定義幸福的?它只是短暫的快樂嗎,還是包含意義和價值?

彭凱平:幸福主要有兩大流派:一種是享樂派,強調感官愉悅;另一種是有意義派,亞里士多德、孔子都說幸福一定帶有意義,比如“仁者無憂”。

我認為幸福就是“有意義的快樂”。從科學來看,幸福有三個要素:

1.能抑制長期負面情緒,保持意志和信任;

2.要有愉悅的感受,比如陽光、細雨帶來的溫暖;

3.這種愉悅必須被賦予意義。比如喝酒,一個人喝是借酒消愁,和朋友喝才開心,因為它增進了情感聯系。

劉大銘:很多人覺得幸福是天生的,心理學怎么看基因和后天的影響?

彭凱平:這是個前沿話題。研究發現,幸福感的遺傳比例大約在15%到30%。比較公認的是“三七開”,30%靠基因,40%~50%可以來自后天努力,英文叫做“有意識的行動”、“有意識的生活習慣”來加以改造。

還有20%~30%是來自于環境因素,比如出生在偏遠山區,你的幸福就已經被生存環境所塑造、所限制。所以總體來說,大部分幸福感是可以通過后天習得和改變的,而不是命定的。

劉大銘:明白。所以一個好消息是,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幸福感是可以靠后天習得來實現的。

彭凱平:不對,包括你說的那個環境,其實你也可以改造。

劉大銘:環境也可以改造?那這樣加起來就是50%加20%,我們就有了70%的可能性。

彭凱平:對。也就是說,實際上大部分是可以去改變的,我們確實可以做很多事去改變自己。

07劉大銘的樂觀主義

劉大銘:這樣看來,我真的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人了,彭老師。因為我剛才想了一下,我真的是一個100%樂觀和幸福的人。

首先我天性比較樂觀。我跟您講一個很有趣的事:我在5歲的時候,把左胳膊摔骨折了,然后打了一個石膏。手術做完之后那個石膏開始滲血,我父母看了很心疼,因為我當時才4歲。但我出來之后卻說:“哎呀,太好了,幸好摔斷的是左手,不是右手。因為右手還可以翻書、寫字。”

后來我學了心理學,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在宏觀的不幸中發現微觀積極”的能力。

所以我發現我原來是一個天性很樂觀的人。很多人說:“大銘,你不僅身體上有些不一樣,心理上也太積極了,有點不正常。”因為人生中很多痛苦到了我身上都被很好地消解了。后來我意識到,這種“消除負面情緒”的能力,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天賦,也真的幫助了我很多。

彭凱平:對對對。塞利格曼教授就把這種精神歸類為“樂觀主義”。樂觀主義的原則就是你剛才說的四大原則:

第一,把悲慘的事情看作是局部的,不是全部的;

第二,它是暫時的,不是長久的;

第三,是對具體事情有影響,但不影響所有的事情;

第四,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自己努力去改變的。

你剛才的例子就是“樂觀主義”精神歸因風格的典范,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大銘:太好了,謝謝彭老師。所以我也希望大家明白,樂觀和積極的力量是可以靠后天習得的。

08提升幸福感的三個技巧

劉大銘:謝謝彭老師。我還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如果讓您給普通人推薦3個可以立刻上手、且被科學反復驗證過的“提升幸福感的小事”,會是什么呢?

彭凱平:如果要說三件特別簡單的事情:

第一個就是運動,一定要去做一些事情。我們現在已經有證據,運動確實是可以改善我們人類的狀態。

第二個是行善,我們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幸福狀態。我們有個說法叫做“自私悖論”,自私是為了讓自己開心,結果你越自私越不開心。為什么呢?因為你離不開其他人,你對自己太自私,別人就對你很吝嗇,最后你活得很痛苦。像我、像大銘這樣互相幫助彼此的人,往往活得越來越開心。所以我提倡行善,其實也是獲得幸福的方法。運動、善良。

第三個我覺得特別簡單的幸福方法是情緒調節。你要掌握一些情緒調節方法,因為生活中總會有不愉快的事情,不開心的事情。那如何不讓這樣的負面情緒持續、擴散?你得掌握一些情緒調節的小技巧,包括讀我們的書、上我們的課,都教一些簡單技巧:正念、冥想、傾訴、寫作、聞香、撫摸自我、深呼吸等這些簡單的方法。

我個人覺得這三個特別快的方法:簡單的情緒調節與管理、積極的運動習慣、善良助人的行為方式。我覺得這三點是有科學依據的,大家可以試一試。

劉大銘:太好了。希望大家都能夠保持運動,多去利他,多做好事,也希望大家科學地學習一些情緒調節的知識和內容。

09科學的學習方法

劉大銘:很多人“學了就忘”,彭老師,能不能講講怎么用科學方法提升記憶和學習效率?

彭凱平:這里面可以借鑒三個心理學發現:

第一,重復與復習。最早研究人類記憶的桑代克提出:要想記住,就要不斷重復和及時復習,在快要遺忘的時候重溫效果最好。另外還要給自己壓力測試,比如寫下來、考自己,也能加深記憶,他發現壓力激素能幫助記憶。

第二,具身認知。讓身體和感官參與記憶更牢固。為什么大家常說洞房花燭夜記得清清楚楚?因為它不僅是事件記憶,也包括身體記憶。讓身體參與記憶。比如在記某個事件時,你可以帶上一些香氣、佩戴首飾、進行身體運動,或者營造一個場景記憶。比如看看月亮、記一段內容,效果會更好。

再比如古人常“走讀”,因為行動帶來的感受能幫助記憶。讀書時配合香氣、音樂、動作、場景,都能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調動情緒。過去幾年的腦科學有很大進展,研究發現,愉悅或適當的緊張(此時人會分泌腎上腺素)都能增強記憶。

包括行動、情緒、以及傳統的記憶術,都是提升記憶效果的策略。

劉大銘:彭老師,您剛才講了幾個重要的部分:第一個叫“間隔重復”,就是在快要遺忘時、遺忘曲線上進行復習。第二個叫“主動提取”,自己通過線索主動地把信息找出來。

現在是信息爆炸時代,專注力是一個特別稀缺的資源。除了遠離手機之外,心理學上有沒有哪些有效方法幫助提升專注力?比如怎么更容易進入“福流”?

彭凱平:福流是米哈里的經典理論。要進入福流,有三個前提:

1.目標清晰,知道最佳狀態是什么,明白意義和價值。

2.有即時反饋感,比如唱歌、跳舞、雕刻,都有“絲絲入扣”的感受。

3.能力與挑戰匹配,任務要“稍微有點難”,讓大腦持續投入又不過度焦慮。

此外,要尊重大腦的自然規律:大腦不可能長期高度專注,“交替興奮”很重要。做一件事專注一段時間后,就休息或換另一種性質的任務,避免疲勞。專注不是死盯,而是讓大腦保持真正的喚醒。

10如何破解拖延癥

劉大銘:現在很多年輕人被“拖延癥”困擾,是因為怕失敗?完美主義?還是別的?有沒有破解之法?

彭凱平:拖延往往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完美主義作祟。太追求“最佳時機”和“最完美結果”,反而讓自己遲遲無法開始,最后臨時敷衍收場。

很多人沒把目標細化,也沒把行動具體化,結果只會一拖再拖。與其說怕失敗,不如說不敢面對不完美

劉大銘:我今天看到一個讓我很驚訝的概念,現代社會出現了一類人,叫“老鼠人”——晝伏夜出、晝夜顛倒。即使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也做不到。這又是為什么?

彭凱平:我總結了三個原因

第一,是任務本身讓人提不起興趣。如果對所做的事沒有積極體驗,就容易形成“知道該做卻不做”的狀態。解決方法是:在不得不做的事中,找到正向反饋,比如喜歡的課程、同事、老師等,來激發內驅力。

第二,是“即時滿足”心理。現代人希望一做就好、一做就成,但現實中很多事情根本沒有這樣的反饋機制。你讀書,不可能一讀就記住;你學習,不可能立刻就考一百分;你上班,也不可能一開始就拿十萬年薪。所以我常說要用小獎勵積累大目標,把“即時滿足”轉化成“長遠的憧憬”

第三,是完美主義。不少中產家庭的孩子不差也不拔尖,反而更容易出現“知道怎么做卻不去做”的問題。因為他們太憧憬完美了。而那些真正經歷苦難的人,因為知道自己得不到完美,反而更容易從小事做起,堅持下去。

那如何行動起來?可以用“SMART原則”:

Specific:具體而非模糊,比如“每天讀書30分鐘”而不是“我要努力”;

Measurable:可量化,設定目標數量和時間;

Achievable:目標要合理,別定得太高;

Relevant:要與你真正想做的事相關;

Timely:有時間節點,有節奏。

把模糊的想法變成清晰的行動,就是破解拖延的關鍵一步。

11生活中最有用的心理學效應

劉大銘:太好了,彭老師,謝謝您。那我還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如果您能推薦一個每個人都能掌握的心理學效應或概念,并且能應用在生活中,您覺得哪個對個人或社會最有積極影響?

彭凱平:我現在想起來的,是“操作性條件反射”,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

劉大銘:我也很喜歡。

彭凱平:對。通過某種連接,讓我們的積極能量遷移到消極的事情上,幫助我們克服生活中的挫折、打擊、磨難與挑戰,從而積極地行動起來。

這個理論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早期還獲得過諾貝爾獎。到現在仍然適用。

當然,當時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多被強權使用,比如老師、領導用來訓練學生或下級。但我認為我們要把它主動應用在自己身上。自己調動積極能量,去戰勝生活中那些需要克服和挑戰的障礙、挫折、打擊,這是我自己的經驗。

所以我希望大家記住這個概念——雖然它很古老,但在“自我激勵”和“自我成就”中,仍然非常有價值。

劉大銘:太好了,彭老師,謝謝您。關于操作性條件反射,大家可以在彭老師的分享之后認真了解一下,看看它怎么具體應用在生活中。

彭凱平:我要順便說一句,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心理學家叫斯金納(Skinner),他甚至用“操作性條件反射”寫了一本小說,叫《WaldenTwo》(沃爾登二號)。這是他構想的理想世界。他認為這個理論可以用來塑造人類的未來。他有點太狂妄了(笑),但你可以從中看到這個概念的價值和意義——一位非常有名的行為主義大師,竟然認為理想社會可以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設計出來。

他想要構建的理想世界有點太大了。我個人覺得,理想世界應該由我們自己設計,而不是由上級、領導或權威來替我們設計。我們要用這些理念和概念來創造屬于自己的、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幫我們塑造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和斯金納最大的不同。

12AI對心理學的影響

劉大銘:彭老師,人工智能發展這么快,會對心理學和普通人帶來哪些影響?

彭凱平:影響很大,甚至可以說是心理學必須擁抱AI,否則就會被淘汰

第一,AI能幫助驗證和擴展很多原來沒法做的大規模實驗,比如模擬生死場景、極端情境,或者馬斯洛“巔峰體驗”等,人類實驗做不到,但AI可以虛擬出來驗證。

第二,AI的數據能力極強。過去心理學實驗樣本百人級別都算大了,AI的“樣本”是海量動態數據,還能多模態輸入,如語言、表情、眼動等,更真實全面。

還有人工智能的“動態性”。我們以前的心理學研究基本是靜態的——你現在問一個問題,得到的是當下的狀態。但人工智能可以即時反饋信息,而且它還是多模態的,不僅有語言的回答,還有身體反應、眼動趨勢、面部表情等多種輸入方式。當然,AI對普通人也有好處

比如提供大量及時、方便的信息,甚至是一些以前很難獲得的幫助。再比如,許多人需要心理咨詢服務,但負擔不起費用,或者找不到合適的咨詢師。現在AI心理服務可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供更便利、更及時的關懷和幫助

不過也要警惕風險:

過度依賴AI,弱化了人類獨立思考能力,我們人類本來就有“即時滿足”的心理傾向,人活著不只是要答案,更要享受“尋找答案”的過程。

此外,人工智能對情感也有影響。過去我們的情感是真實的,有身心靈的回應。但人工智能的情感是語言生成的,它沒有身體反應。機器無法擁有人的感受,而這使得情緒的意義和價值被削弱。

與AI的“完美溝通”,會讓真實的人際關系變得更困難。虛擬人永遠在線、完美百依百順,但現實中沒有這樣的人,長期依賴可能削弱人際交往的能力

我們現在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成立了“智能幸福實驗室”,希望在AI能力還沒完全等同人類前,提前關注和應對這些心理和倫理問題。

劉大銘:謝謝彭老師,這對我和團隊在做AI心理咨詢應用時很有啟發,我之后還想多向您請教。

彭凱平:好啊,我們隨時交流,一起探索這個新方向。

結語

每一個看似個人的經歷,其實都在映照著我們這個時代共同的心理課題。希望我們的分享,能幫到你在面對困惑時多一些理解,面對生活時多一些力量。幸福從來不是等來的,而是靠自己創造的,愿你帶著好奇與勇氣,一起把心理學用在真實的人生里。

在《彭凱平教情緒心理學》課程中,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國積極心理學發起人彭凱平,通過輕松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并使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讓你在生活中掌控自己的情緒,利用情緒為自己的成功保駕護航。

在彭凱平老師的《積極心理學》課程中,他將系統性講解AI時代如何培養人區別于AI的核心優勢ACE王者之力、八正法與五施法,改變視角、重塑認知,教你如何活出福流澎湃的人生。

更多幸福心理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1965年印軍壓境,巴基斯坦孤立無援,毛主席決斷救亡,鑄就巴鐵

1965年印軍壓境,巴基斯坦孤立無援,毛主席決斷救亡,鑄就巴鐵

南冥那只貓
2025-05-20 10:50:51
李在明越查越心驚,尹錫悅在發起戒嚴前,竟派人與臺當局“密約”

李在明越查越心驚,尹錫悅在發起戒嚴前,竟派人與臺當局“密約”

愛意隨風起呀
2025-07-25 16:17:42
創90年之最!剛剛上海突然再發兩個預警↗晚高峰挺住!

創90年之最!剛剛上海突然再發兩個預警↗晚高峰挺住!

魯中晨報
2025-06-27 16:56:29
陶喆再一次證明,娶妻要娶年紀小的,等你老了她還美得賞心悅目

陶喆再一次證明,娶妻要娶年紀小的,等你老了她還美得賞心悅目

情感大頭說說
2025-07-25 09:18:05
沖突完全由洪森引起,沒想到泰國真開戰,父子倆把柬埔寨帶入絕境

沖突完全由洪森引起,沒想到泰國真開戰,父子倆把柬埔寨帶入絕境

現代小青青慕慕
2025-07-25 09:09:11
陳佩斯《戲臺》首日票房僅2051萬,劉昊然《南京照相館》強勢奪冠

陳佩斯《戲臺》首日票房僅2051萬,劉昊然《南京照相館》強勢奪冠

千信齊飛
2025-07-26 01:15:51
人均42.3萬背后:浦發銀行薪酬降15%,分行行長收入達總行行長3倍引關注

人均42.3萬背后:浦發銀行薪酬降15%,分行行長收入達總行行長3倍引關注

經理人雜志
2025-07-25 14:01:35
兒子36歲不結婚,56歲母親為了傳宗接代,直接自己生下雙胞胎!

兒子36歲不結婚,56歲母親為了傳宗接代,直接自己生下雙胞胎!

浩舞默畫
2025-07-21 11:28:37
中國公開賽四強產生:國羽豪占10席,有望包攬

中國公開賽四強產生:國羽豪占10席,有望包攬

王嚾曉
2025-07-26 00:01:58
上任就與中國斷交,“亡國”之際又向中國求援,我國是如何回應的

上任就與中國斷交,“亡國”之際又向中國求援,我國是如何回應的

顧史
2025-04-14 22:57:41
看似“貌若天仙”,實際“歪瓜裂棗”,這6位女星整容的太成功了

看似“貌若天仙”,實際“歪瓜裂棗”,這6位女星整容的太成功了

不八卦掌門人
2025-07-19 21:46:59
一次改變命運的實習:墜入浮選槽的大學生與事件調查處置之問

一次改變命運的實習:墜入浮選槽的大學生與事件調查處置之問

南方都市報
2025-07-25 09:57:18
47歲女高管與23歲男助理爬山,雙雙墜崖后,警方打開其帳篷愣住

47歲女高管與23歲男助理爬山,雙雙墜崖后,警方打開其帳篷愣住

懸案解密檔案
2025-07-18 15:54:04
中國太上頭了!外國游客集體出現“中國綜合征”,戒斷反應明顯

中國太上頭了!外國游客集體出現“中國綜合征”,戒斷反應明顯

不寫散文詩
2025-07-24 15:18:48
中國女籃重大喜訊,爆料三大猛將支援宮魯鳴,李夢要回歸打日本隊

中國女籃重大喜訊,爆料三大猛將支援宮魯鳴,李夢要回歸打日本隊

宗介說體育
2025-07-25 12:31:41
馬健點評楊瀚森不打亞洲杯:在中國籃球最低谷期,籃協讓球迷看見一線希望

馬健點評楊瀚森不打亞洲杯:在中國籃球最低谷期,籃協讓球迷看見一線希望

雷速體育
2025-07-25 09:17:18
二湘:宗澤后再爆料,宗馥莉的恨可能成為回旋鏢

二湘:宗澤后再爆料,宗馥莉的恨可能成為回旋鏢

二湘空間
2025-07-24 10:55:44
被造謠妻子是男人,馬克龍怒告女網紅!她卻不慌:我要當面問她有沒有DD...

被造謠妻子是男人,馬克龍怒告女網紅!她卻不慌:我要當面問她有沒有DD...

英國那些事兒
2025-07-24 23:25:47
不可思議,63歲比利時名帥被解雇,已報名競聘國足主帥

不可思議,63歲比利時名帥被解雇,已報名競聘國足主帥

寒律
2025-07-26 00:45:51
誰在吃回扣?葡萄牙名帥年薪不足200萬,匯報足協后卻成800萬!

誰在吃回扣?葡萄牙名帥年薪不足200萬,匯報足協后卻成800萬!

綠茵舞著
2025-07-26 00:58:49
2025-07-26 03:11:00
彭凱平 incentive-icons
彭凱平
個人積極心理方面的心得感悟
365文章數 4458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健康要聞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頭條要聞

8旬翁下葬前墓地被人埋死狗沿路埋鐵釘暗器 官方介入

頭條要聞

8旬翁下葬前墓地被人埋死狗沿路埋鐵釘暗器 官方介入

體育要聞

3年過去了,她還是歐洲杯上最酷的姐

娛樂要聞

汪蘇瀧不忍了 !張碧晨痛失《年輪》演唱權

財經要聞

劉煜輝:當下重要不是找確定性而是轉折點

科技要聞

36款熱門車高危智駕場景測試,“團滅”!

汽車要聞

李斌一口氣講了近3個小時樂道L90 原因是為啥?

態度原創

房產
時尚
親子
家居
軍事航空

房產要聞

分數線集體飆漲!海中867分!2025海南中招格局大變!

今年夏天一定要有這件衣服,好看又復古!

親子要聞

小宸哥歷險記之門外有人: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家居要聞

環繞設計 空間動線合理

軍事要聞

吳謙少將任中國駐埃及使館國防武官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元氏县| 偃师市| 子洲县| 临漳县| 宁河县| 衡南县| 横峰县| 凌源市| 保康县| 绥德县| 巧家县| 响水县| 东至县| 耒阳市| 湘潭县| 台前县| 东阿县| 灵璧县| 芦溪县| 成武县| 靖江市| 无为县| 连云港市| 武川县| 蓝山县| 旅游| 葵青区| 德格县| 岳阳市| 邳州市| 淮北市| 藁城市| 绥德县| 吉安市| 宁德市| 宁蒗| 库尔勒市| 色达县| 普陀区|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