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我市高溫、雨水天氣交替來臨,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隨之增多。為確保苗木健康生長,減少夏季病蟲害給市民群眾帶來的困擾,營造良好綠化景觀效果,近日,市園林質量植保站發布“7月有害生物預測預報”,要求道路綠化養管單位及各公園廣場等,搶抓夏季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機,全面開展夏季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做好個人及車輛的防護工作,不要在病蟲害防治區域逗留、玩耍,不要觸摸防治過的花草樹木。
科學分類,防治園林病蟲害
為全面掌握市區主要道路、公園廣場病蟲害現狀,做到有的放矢,市植保站對市區內一些主要道路兩側的綠地及公園廣場的植物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摸排。
摸排發現,當下,植物生理性病害以日灼、萎蔫、落葉等高溫脅迫下的病害為主,尤其對新種苗木及因道路、管網施工受損的行道樹影響較大;侵染性病害要重點關注白粉病、穿孔病、炭疽病、煤污病、葉斑病等,須及時噴施殺菌劑;各種害蟲,如蚜蟲、網蝽、葉蟬、螨、小蠹蟲、天牛、木蠹蛾等,現在大多進入成蟲期,危害加重。對此,要求相關單位對新栽植容易干燥和受熱的植物,盡量提供足夠的遮陰和濕潤環境,同時注意雨后及時排出樹穴積水;采取懸掛誘蟲板、保護利用天敵、人工捕捉、藥劑防治等綜合措施消滅害蟲。
因蟲施策,采用不同藥物治療
“針對不同的蟲害,需采用不同的藥物治療。”預報指出,蚜蟲種類多、危害大,群集于植物葉背、嫩梢、花蕾等處刺吸汁液,造成葉片發黃、皺縮,新梢扭曲、花蕾畸形,影響植株整體長勢,并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枝葉及樹下路面,易誘發煤污病。寄主植物有國槐、毛白楊、欒樹、柳樹、紫葉李、月季、油松等。防治措施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啶蟲咪乳油等;保護利用食蚜蠅、草蛉、瓢蟲等天敵。
國槐尺蠖,幼蟲俗稱“吊死鬼”。寄主植物主要有國槐、龍爪槐、金枝槐等。防治措施是:利用其趨光性設置黑光燈誘殺,也可清晨時人工捕殺,集中處理;藥劑防治,成蟲期噴施20%聯苯·噻蟲胺懸浮劑1000倍液,幼蟲期噴施5%阿維菌素·甲氰菊酯微乳劑2000倍液。
此外,現階段天牛、葉螨、木虱、刺蛾、紅蜘蛛等蟲害也均有發生,報告一一給出了防治方法。不單是園林部門可遵照執行,市民朋友也可借鑒使用。
勿在病蟲害防治區域逗留、玩耍。園林部門提醒廣大市民,遇到噴灑藥物防治病蟲害時,一定要做好個人及車輛的防護工作,不要在防治區域內逗留、玩耍,不要觸摸防治過的花草樹木,及時將車輛門窗關閉,與病蟲害防治區域保持一定的距離。
記者 劉曉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