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解放日報“抗戰?尋跡上?!眻蟮澜M兵分多路,從不同視角尋找上??箲鹩≯E。我們尋訪的第一路,便是重回當年戰斗歷史現場,回訪老兵和親歷者后代,追溯上海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跡。
金山區南安路87號,坐落著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抗戰遺址紀念園。走進大門,鐫刻“鎮溟”二字的古城墻肅立,警世鐘靜懸在紀念廣場。再往里走,記錄日軍殘暴罪行的浮雕、“十月初三慘案”記事碑一一映入眼簾。
金山衛,地處杭州灣北岸,“控扼大海,襟帶兩浙”,得名于明朝朱元璋為抵御倭寇侵擾在此設置的軍事衛所,與寧波定海衛同為錢塘江之水路鎖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7年深秋,侵華日軍在此偷襲登陸,日軍部隊在全縣境內縱深推進,金山淪陷,上海南翼門戶洞開。日軍登陸后,對金山衛百姓實施慘無人道的燒殺搶掠,其暴行擢發難數。
記者來到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尋訪這座數百年海防重鎮的“抗戰記憶”。
淪陷
1937年,農歷十月初三(公歷11月5日)拂曉,杭州灣海面大霧彌漫。
“此時,‘八一三’淞滬會戰已持續近三個月,由于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侵華日軍也付出了慘痛代價。”金山衛抗戰史料館內,工作人員向記者講解日軍偷襲登陸金山衛的背景,“就在兩方僵持不下時,侵華日軍將目光轉投向了防務相對薄弱的金山衛,企圖從側翼包抄?!?/p>
早在日軍登陸前,金山衛的防御系統中,一處致命的空隙已然存在。
當時負責守衛金山地區的中國軍隊是第二十八軍六十二師、六十三師。10月28日,因淞滬戰場浦東方面驟然吃緊,六十二師主力被調至浦東,僅在金山衛西南角海邊裴弄村和城內,分別留下了一個連的兵力防守。
第六十二師從金山調往浦東,金山防御系統十分薄弱。阮佳雯 攝
薄弱的防御系統,是災難的前兆。11月5日凌晨,日本陸軍第十軍約11萬人,在海軍第四艦隊掩護下,分乘155艘運輸船,悄然逼近金山衛海岸。西起白沙灣,東至港塔,侵華日軍的登陸范圍,覆蓋了長達15公里的灘涂地帶。留守金山衛的六十二師官兵奮起抗敵,終究寡不敵眾,大半壯烈殉國,僅有40余人突圍。
金山衛抗戰史料館內,日軍登陸偷襲金山衛相關資料記錄。阮佳雯 攝
登陸金山衛同日,侵華日軍出動大批飛機,從早到晚輪番轟炸楓涇。11月7日,中國軍隊進駐楓涇鎮及其周圍布防。11月8日,侵華日軍第十八師團和左側支隊在空軍戰機的掩護下,沖進楓涇,從南柵、東柵一路燒殺。當日,預備十一師胡達師率警戒連與2000余日軍在鎮東南北旺涇一帶交戰,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殉國。9日上午,楓涇淪陷。
金山衛保衛戰失利,形勢急轉直下,迫使中國軍隊撤退,上海淪陷,淞滬會戰很快結束。
兩座殺人塘碑的照片。阮佳雯 攝
慘案
日軍登陸后,后續部隊迅速涌入,實施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
3天內,1000余人遇害。屠殺持續了多日。館內陳列著兩幅“殺人塘碑”的照片,一處在老衛清路,一處則在金山衛鎮農建村聯豐7組。一旁的文字觸目驚心:“衛城北門外的倉頭村,魚塘內被侵華日軍殺死后拋入的尸體達32具之多,鮮血染紅了整個魚塘。”
侵華日軍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對待手無寸鐵的平民:槍擊、刺殺、砍頭、肢解、剖腹、水淹、火燒、活埋。在展館外,一幅長達40米的浮雕,刻下了金山衛西門鎮12名村民被捆在一根繩子上,遭刀砍槍刺殺死后推入泥坑的情景。沿海灘涂以北四五公里的區域內,村莊被焚毀,稻田化為焦土。曾經的海防重鎮尸橫遍野、血盈河塘。
這場浩劫,便是駭人聽聞的“十月初三慘案”。
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內,“十月初三慘案”記事碑。阮佳雯 攝
不只金山衛鎮的百姓遭到嚴重迫害,日軍的侵略行跡遍布金山全境。在張堰強征民船、在漕涇攤派徭役、在廊下設立變相慰安所……
侵華日軍在金山各鎮的暴行記錄。阮佳雯 攝
“侵華日軍占領金山沿海后,實行戰時‘統制經濟’?!惫ぷ魅藛T介紹,“金山當時有許多鹽民,以制鹽為生,統制經濟使得鹽價驟降到1斤25文。鹽的賤賣造成了許多農民鹽民困頓不堪,生活靠救濟、種田靠補助、生產靠貸款。”
日軍壓迫下,金山鹽民的困頓生活。阮佳雯 攝
反擊
危難存亡之際,人民眾志成城。
據上海地方志記載,侵華日軍向金山縣縱深推進過程中,金山縣保安隊、義勇壯丁隊、警察隊及松江保安隊約400余人,在張堰、亭林、廊下、松隱、朱涇等地奮力抵抗。
至1937年12月,民眾的自發抵抗逐漸匯集成有組織的抗日力量。“帶領金山抗日斗爭進入新階段的一個重要人物,是出生在農建村的李新民?!?/p>
在張堰各界人士支持下,李新民組織起一支五六十人的抗日救國自衛團,總部位于張堰胡嗣藩家。隨后,他積極聯絡在金山境內活動的其他地方游擊武裝,最終組成了一支約200余人的抗日隊伍。
“在金山的抗戰歷程中,還出現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傳奇女性。”工作人員指著展板上黃八妹的頭像說。
黃八妹,1906年生于金山衛鎮,曾擔任過縣自衛大隊長等職,因能雙手發槍,人稱“雙槍黃八妹”??箲饡r期,侵華日軍大舉掃蕩她的家鄉,黃八妹的兒子謝其昌與全村數百人均被侵華日軍逮捕,黃八妹本人也遭遇脅迫。黃八妹拒絕投降的第二天,侵華日軍便將全村人殺光。
國仇家恨在前,黃八妹毅然拿起雙槍,帶領一部分鄉親打起了游擊。她的隊伍迅速發展到300人左右,神出鬼沒,屢屢襲擊日軍,曾活捉日本兵土田美奈義、曹川島太郎等,“雙槍黃八妹”的名號轟動一時。
史料館內,黃八妹的照片及事跡。阮佳雯 攝
戰火淬煉傳奇人物之外,習慣和平生活的市井百姓也爆發出反抗壓迫的巨大勇氣。玻璃展柜內,有一幅本地鄉民蔣順龍的畫作,呈現了他的“男太太”(爺爺的父親)真實的殺敵事件?!爱敃r,門外沖進一個日本兵要強奸我的女太太(爺爺的母親),我的男太太用一個小鐵榔頭當場把日本兵打死了?!?/p>
蔣順龍畫作,真實殺敵事件。阮佳雯 攝
銘記
“我們珍愛和平,但是面對侵略,哪怕犧牲生命,也要死戰到底。”展館入口,一幅以金山衛抗戰英雄為主題人物創作的浮雕,讓參觀者思緒翻涌。
二十多年來,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陸續啟動4輪擴建,豎起了“金山人民抗擊侵華日軍記”碑墻,新建了“金山衛抗戰史料館”,成為祭奠英烈、開展教育的重要場所。它是淞滬會戰遺址的重要拼圖,在上海乃至全國的抗戰史中,分量厚重。
金山衛沒有忘記。當杭州灣的海風吹拂,當長明燈的火苗閃動,當警世鐘在重要時刻鳴響,住在這里的人們總會想起,海岸的和平來之不易,歷史與先烈當被長久銘記緬懷。
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大門不遠處,“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未來”的十六字碑。阮佳雯 攝
原標題:《金山衛保衛戰失利后民眾奮起抗敵,戰火淬煉英雄,“雙槍黃八妹”屢襲日軍》
欄目主編:張駿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阮佳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