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科睿唯安公布了ESI從2015年1月到2025年4月的統計數據。ESI每2個月公布一次,均為上一次數據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的數據,但是每年5月份會去除掉最舊一年的數據。
中央要求打破“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四唯現象,同時要求“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民生賴之以興。希望以后我國科學家把論文都發表在中國的期刊上,使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能更加方便查看學習,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產業發展,讓中國版的《自然》、《科學》、《細胞》成為全球頂端期刊。
ESI收錄了12000多種學術期刊上發表的SCIE和SSCI近十年發表的論文和被引數據,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已經被全球普遍認可。ESI指標用來評價一所高校(或機構)的科研水平,甚至通過ESI高被引科學家來預測諾貝爾獲獎者。
ESI將全部科學分為22個專業領域,包括計算機科學、工程科學、材料科學等,具體見以下學科統計表格。
一、中國大陸總體情況
文章發表562萬篇排名全球第一,比美國多了103萬篇,比上期多17萬篇(統計時間段多了2025年3、4月,下同)。文章被引9679萬次排名全球第二,比上期公布多了443萬次。文章篇均被引17.24次,比上期多了0.29次。
二、中國大陸學科基本情況
全球進入前百分之一的學科33595個,比上期減多了525個,中國大陸高校進入前百分之一的學科3011個(新增61個),其中千分之一的學科412個(新增5個),萬分之一的學科54個(新增4個),表現強勁。機構進入前百分之一的學科1098個(新增30個),千分之一的學科87個(新增1個)。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ESI萬分之一學科為全球頂尖水平行列學科的標志,目前我國大陸高校萬分之學科一共54個,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7個,清華大學5個,浙江大學4個,北京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各2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吉林大學、江南大學、湖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各1個。
詳見下表。
三、中國大陸學科變化情況
新晉千分之一的5個學科,包括廣西大學的材料科學,中國礦業大學的環境/生態學,西南財經大學的經濟與商學,南京林業大學的農業科學,海軍軍醫大學的藥理學與毒物學等。
全國高校共62個學科新晉全球前1%,1個學科退出。新晉學科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工程科學,華南師范大學的地球科學,廣東工業大學的物理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免疫學等。詳見下表。
說明:常熟理工學院改名蘇州工學院,實際沒有增減
四、大陸高校排行榜
中國大陸一共505所高校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其中新增9所。新增高校為:南寧師范大學、河北北方學院、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北部灣大學、右江民族醫學院、濰坊學院、沈陽醫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國傳媒大學。
全國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所高校中(北京協和醫學院計入高校,北京協和醫院計入機構,分開計算),中國科學院大學(1)(括號內數字表示全球范圍內提升名次,下同)全球排名10名居全國第一、清華大學(6)全球排名23名居全國第二、浙江大學(1)全球排名34名居全國第三、上海交通大學(-1)全球排名35名居全國第四、北京大學(2)全球排名38名居全國第五、中山大學(0)全球排名59名居全國第六、華中科技大學(1)全球排名61名居全國第七、復旦大學(0)全球排名69名居全國第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全球排名76名居全國第九、中南大學(2)全球排名85名居全國第十、四川大學(2)全球排名100名居全國第十一,首次晉升全球百強。
排名進步方面,依然有不少高校表現強勁。全國排名前50名的高校中,北京理工大學(11)、武漢理工大學(8)、南方科技大學(8)、南開大學(7)、上海大學(7)、清華大學(6)、北京科技大學(6)、中國農業大學(6)、南方醫科大學(6)、西北農林科技大學(6)進步均超過6名。
全國排名51-100名的高校中,南京師范大學(49)、揚州大學(26)、廣西大學(20)、南昌大學(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1)、東華大學(11)、昆明理工大學(11)、南京林業大學(10)進步均超過10名。
另外,長沙醫學院(266)、湖北汽車工業學院(217)、浙大城市學院(148)、深圳技術大學(122)、海軍工程大學(117)、首都經濟貿易大學(115)、遼寧工程技術大學(92)、湖北科技學院(92)、新疆農業大學(83)、常州工學院(82)、貴州財經大學(80)、長春中醫藥大學(79)、北京信息科技大學(78)、甘肅中醫藥大學(78)、上海體育大學(77)、廣東技術師范大學(76)、塔里木大學(75)進步均超過75名,表現強勁。
具體名單詳見表格。
全國高校ESI排名情況
(數據中,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不區分兩地辦學,南昌工程學院、南昌理工學院因英文名字相同不區分)
來源:公眾號“探學領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