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同城化,加快現代化。
“撤市設區”10年來,
金壇堅定不移做好
常金同城化這篇大文章。
以“五大行動”為主抓手,
進一步強化
五個同城“硬聯通”、六個同城“軟聯接”,
產業越來越強,
創新越來越活,能級越來越高,
全域旅游越來越靚,城鄉融合越來越順,
全力打造“最美新城區、最強增長極”。
“金武”貫通
“同城”提速
早晨7:30,市民陳軍從金壇出發前往位于天寧區的紅梅公園上班,駕駛在周道如砥的金武快速路上,車載導航顯示一路暢通。如此便捷的跨區通勤記每天都在上演,在陳軍看來,金壇快速路的發展給老百姓帶來了福利。
金武快速路于2014年1月1日開工建設,2015年7月建成通車,是“常金一體化”戰略的標志性交通工程,路線全長約19公里,其中金壇段12.5公里,起于金壇240省道(順接金壇大道),終于金壇區與武進區交界處,主線設計車速100km/h。
金壇區交通局工程科科長 徐思凡
2015年金壇“撤市設區”,金武快速路和長虹高架實現互通,打通了常州主城區和金壇之間的“大動脈”,串聯起金壇城區、金壇經濟開發區、華羅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常州中心城區、西太湖科技城,打造了“半小時經濟圈”,使金壇更好地融入常州中心城市的發展。
清晨6:35,市民吳洪漢握著老年卡,隨著熟悉的“嘀”聲響起,他踏上89路公交車,又一次前往武進區的女兒家。
89路公交車已開通2年多,全線設置近40個站點,日發班次18班,4元一票制且享受刷卡優惠……這些數字背后是市民出行方式的改變。89路公交車司機謝軍國告訴記者,每周五、周日下午,車廂過道都被行李、背包塞得滿滿當當。
大道通衢,縱橫通暢。
10年間,常金交通同城加速推進,
區域范圍30分鐘交通圈基本形成,
初步構建“高速公路+快速路+
國省干線公路+地方干線”
為支撐的骨架路網體系。
金武快速路猶如一條璀璨玉帶,與常州“井”字形高架環線完美銜接,將兩地時空距離從45分鐘壓縮至20分鐘以內,創造了“常金速度”。這條黃金通道日均承載5萬余車流,節假日峰值突破9萬大關,承擔著兩地近50%的交通重任,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域經濟大動脈。
車輪滾滾間不僅縮短了地理距離,更拉近了心理距離,讓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在常金兩地高效流動,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高鐵筑夢
新城崛起
遠處,G2818次高鐵緩緩開進金壇站,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金壇醫院耳鼻咽喉科學術主任張天振隨車抵達。隨著“院府合作”的深入開展,常駐金壇的上海專家每周都要雙城“打卡”,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將原來4小時的通勤時間縮短至2小時以內。
近兩年,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金壇醫院
耳鼻咽喉科接診病人增長了約7倍,
專科實力不斷提升,
高鐵帶來的優質城市配套如枝葉般舒展,
勾勒出宜居宜業的現代生活圖景。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以來,金壇百姓的出行半徑不斷延伸,2小時內可到達長三角多座主要城市。截至目前,滬寧沿江高鐵金壇站日停靠列車63列,可前往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漢等國家中心城市,累計客流量突破440萬人次,單日最高發送、到達人次均超8000,為群眾出行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金壇區鐵路事業發展中心 李杰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深刻影響了金壇的交通格局,標志著金壇徹底告別了“境無寸鐵”的歷史。它也極大地拉近了金壇與上海、南京等重點城市的時空距離,促進了金壇交通便利性的提升,金壇加快駛入“軌道上的長三角”。
“黃金通道”串起文旅繁榮新圖景,沿線周末游、短途旅游游客激增,金壇核心景區及周邊商業業態煥然一新,精品民宿、特色餐飲等新興業態不斷涌現,一批文旅項目正在洽談落地。
2025年1月至5月,全區共接待游客682.3萬人次,同比增長20.7%,旅游收入67.5億元,同比增長15.19%。
通江達海
駛向未來
高效運轉的港口吞吐不息、頻繁分撥的集裝箱船穿梭往來。在金壇港集裝箱作業區,提箱、裝卸、轉運……一箱箱“金壇造”送往國內外。
今年5月剛剛開業的新虹元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專注研發低碳環保、可循環利用的高端架空地板及新型建材,依托金壇港完善的內河運輸網絡,公司進一步打開市場。
新虹元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劉婷說,運輸成本較之前公路運輸降低30%,讓公司產品更具競爭力。
10年來,
金壇奮力擘畫“公轉水”新篇章,
以金壇港為基礎性保障和先導性平臺,
推動內河航運綠色化、低碳化進程,
邁出“通江達海”關鍵步伐,
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自2019年開港以來,金壇港經歷了初期的航線開辟、市場培育,集裝箱業務以內貿起步,積極開拓外貿市場。2019年7月3日,金壇港與太倉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24年5月17日,金壇港首票出口貨物順利通關,標志著金壇港從內貿碼頭正式升級為外貿碼頭,企業可在“家門口”完成通關出海。目前,金壇港可直通太倉港、外高橋港、洋山港,正式構建起安全、暢通、穩定的出海通道。
金壇區金城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
生產調度科副科長 趙雯潔
近年來,金城港重點完善航線網絡和配套功能,航次可達“天天班”,同時,和上海港合作設立ICT場站,建設海關監管場所,實現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提升了區域貿易便利化水平。
內河航道通航行效率不斷提高。“舜達1689”號倪虎保從事水上運輸40年,他見證著丹金船閘的服務升級,航道不僅變美變寬,通行效率也由原來的30分鐘提升至現在的5分鐘。倪虎保說,現在不用上岸登記了,直接在船上用手機一鍵繳費,非常方便。
常州市船閘管理中心副主任楊健說,將積極響應長三角水運建設一體化的號召,實現更精準的調度、更智能的服務,加大綠色低碳的投入,減少人員消耗和降低污染排放,加強區域聯動,為廣大船民提供更優質、更貼心的服務。
金壇依水而興,因“運”而盛。
10年來,金壇水運發展能級不斷提升,集裝箱吞吐量從2020年不到2萬標箱增至2024年4.7萬標箱,逐年增長,累計箱量突破17萬標箱。50萬余艘船舶、2.4億噸貨物從丹金船閘安全駛過。
來源:看金壇 常州市新聞傳媒中心
記者:楊成武 陸洋吉
通訊員:許耀
編輯:張鈺穎
校對:郝想想 王珊
轉載請注明來源:常州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